中读

消费股的真相

作者:邢海洋

2020-09-02·阅读时长2分钟

99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6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8月市场平静,独成就了消费股的热闹,食品饮料板块8月累计涨幅14%,位居行业指数榜首位。白酒、榨菜、调味品等行业中个股频创新高,市盈率普遍升到50倍以上,消费股涨疯,逻辑在哪里?

疫情期间,人们在囤方便面、囤速冻食品、囤白面,这记忆犹新的一幕反映在了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上,业绩高涨的确给了投资者信心。比如方便面巨头康师傅,半年报显示营收329亿元,同比增长8%;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增长58%。这其中,占到销售额一半的方便面贡献了17亿元的利润,每袋面里的利润率是11.4%,比去年同期涨了将近一倍,足见上半年全国人民困在家里,一“面”难求后企业大赚其钱。

吃方便面就得有榨菜,这是绝配。今年3月底,疫情刚刚好转,湖北还没有解封的时候,涪陵榨菜又开始涨价。据统计,这是2008年以来涪陵榨菜第12次涨价。当时就有人问,这么急着涨价,难道是榨菜卖不动了,要从价格上找利润?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2019年涪陵榨菜突然就停滞不前了,这一年归母净利润为6.05亿元,同比减少8.55%。投资者开始怀疑起涪陵榨菜的提价策略,毕竟榨菜不比茅台,存不住,消费者也没有那么强的黏性,贵了自然会找到替代消费品。可疫情期间销量大增似乎给了涪陵榨菜以信心,它迫不及待地又故伎重演涨起了价。财报也证实了这样的过程。今年一季度公司报告了营收同比下滑8%,可从公司的现金流看,应收账款是大笔增加的,意味着疫情期间榨菜大卖,只不过为支持抗疫公司没急于催款。果然,公司很快收到了销售款。半年报上,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8%,半年净利润大增4亿元。如今的涪陵榨菜已经成为了典型的“10年10倍股”。困在家里吃方便面的我们,为消费降级的“方便面+榨菜”双引擎又做了一次贡献。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2966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你有偏见吗

如何避免成为“乌合之众”

1834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