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高耸于完美之上的演奏

作者:爱乐

2020-10-28·阅读时长10分钟

37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0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张可驹

埃德温•菲舍尔与富特文格勒的组合,可说是录音史上独奏家与指挥既有无比的默契、又全然分庭抗礼的巅峰。这样的组合,不仅代表了我们生活的时代之前的一种审美,也是这种审美发展到最后阶段同现代风格交替的那一刻所展现的高度。

以两位大师合作,灌录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商业录音为例来观察、体验这样的魅力,是再好没有了。我们至少可以分四个层面来观察:1. 音乐表现的技巧和魅力;2. 结构观念;3. 如何由不完美走向完美之上;4. 协奏曲艺术的理想境界。很自然地,当1、2相辅相成,也就解释了3、4,富特文格勒一贯认为,不擅长协奏曲的指挥家是完全不够格的。

黄金比例与高超技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富特文格勒的艺术越来越受到推崇。当乐迷们谈论这种艺术的特质,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激动人心”。欣赏贝多芬《第五协奏曲》第一乐章开头那段长大的乐队呈示部的演奏,我们不难明白指挥家焕发人们内心激情的原因。音乐的推进如此强有力,在音质的塑造与细微的速度变化中,都更深地渲染了那样的激情。指挥家仿佛在表示,既然原作的性格如此堂皇、大气,在演奏中也就该做个彻底。富特文格勒独特的节奏动力,不仅在呈示部里,也在整个乐章内贯彻始终。

重音的奏法、强奏的表现,哪怕少了战时演绎中的极端化,依旧令演奏嘶嘶沸腾,而到达指挥家战后录音中的白热状态。他在“二战”期间与战后的演绎风格,有时是几乎是对立的,比照贝多芬第四和第五交响曲的战时录音同后来的录音室版,都会有类似体验。这款《第五协奏曲》是大师演绎该作的唯一录音,却神奇地站在两个时期的黄金分割点——保存了以往的激荡,却减去孤注一掷的成分;探索新的典雅与平衡,却令音乐内在的火焰熊熊燃烧。

富特文格勒通常不被认为是“技巧派”指挥,然而他焕发乐队成员高度投入的沟通能力,对于细致节奏的把握力,还有将细节融入整体的那种最崇高意义上的自然,都是一位指挥所能拥有的至高技艺。菲舍尔特别指出,富特文格勒深谙音质的奥秘,显然钢琴家自己也是如此。从内在的演绎观念看,他与富特文格勒太相似了。在这里,菲舍尔也收敛起战时勃拉姆斯演绎中那仿佛要掀掉音乐厅屋顶的力量,转而追求演绎之雄健与结构之典雅神韵的平衡。《第五协奏曲》的开头,是乐队与钢琴一同亮相,接着钢琴弹出华彩性乐段,再后来才是乐队呈示部。此处独奏乐器的亮相,音响的雄浑,色彩的光辉,声部结构的丰实,华彩部分利落的跑动,在火力全开的富特文格勒面前,都完全可以平分秋色。哪怕乐队的气魄盖世,一旦转入以钢琴为主导的段落,菲舍尔一定能将音乐表现的重心转移到自己的手中。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74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亚洲当代之声

武满彻 \ 秦文琛 \ 尹伊桑

676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