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1-03-24·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80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图 谢驭飞)
文/莫幼群
我儿子不吃蔬菜,除了炒花菜、炒藕和蒸青豆这“小三样”。或许要给每一种蔬菜都编一个童话,才能引起小家伙们的注意,觉得这些蔬菜全带着“游戏的灵晕”,因为好好玩所以好好吃。
许多我们熟悉的蔬果,都已经被温柔地安排在童话里,像豌豆公主、大力水手、椰菜娃娃和西瓜太郎。这是为了让孩子们愉快地吃下它们吗?是,但又不完全是。
我以为,豌豆、菠菜等被写入童话,更多地体现了人类集体的怀旧和追忆。遥想上古时候,人类与每一种亲爱的蔬果的相遇都纯洁得像一个童话,都有着偶遇、试探、钟情、波折,以及最后“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这样一个童话的结局。只是,后来吃得多了,人类反而忘记了童话,就像忘记自己的伴侣最初动人的模样。于是,童话作家便挺身而出,把蔬果们再一次温柔地放进童话里,从而唤醒全体人类沉睡的记忆。
和“怕喝汤的童年”一样,怕吃胡萝卜的童年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好像还没有哪一部童话以胡萝卜为主角,甚至连男二号都不是(在《彼得兔》里,它只是个打酱油的)。好在还有莫言的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这一意象与刘恒的谷子、赵树理的山药蛋一起,构成了中国北方关于粮食的浑厚叙事,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温柔童话的叙事模式。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