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校园贷”与就学贷款

作者:邢海洋

2021-03-25·阅读时长2分钟

563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81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校园贷监管升级了,严禁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百度有钱花、美团月付等,因为小贷属性,向大学生放款的渠道被堵住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没有资本支持,未来的黄金屋如何实现呢?

经济上,大学求学是人生一个相当特殊的阶段。法律规定18岁后需要自食其力了,大学求学又是全职的“花钱”行为,需要支付不菲的学费、生活费,为未来积攒学识和能力。在中国,大学费用基本上来自学生父母,如果父母不出钱,有的学生还会通过法律途径提出要求,法院当然是依法判决,大学生只好勤工俭学。可勤工俭学的机会并不是时时有,收入是否能覆盖学业又是另一个问题。贫困生上学,虽有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渠道,却并不普遍。大学学习是储备知识与技能,未来有着巨大的还款能力,可面向学生的信用卡早就停掉了,如今则是小贷,学生求学的投资与收获,似乎存在着逻辑错位。

在海外,流行的文化就是孩子长到18岁,就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了,家长无需为他读大学付钱。贷款和打工是支撑学业的两大资金来源。海外的学生贷款很多都是政策性的,不考虑家境,因为作为初入社会且独立的年轻人,是没有任何经济背景的。政府给年轻人提供助学贷款的目的是鼓励他储备知识,为整个社会提升劳动生产力水平。18岁,孩子与父母的经济关系就此掐断,父母年老也不能指望孩子来供养,而是由社会发放养老金,这就是所谓的社会供养逻辑链条。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2966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一个人住

独居社会的自由与孤独

47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