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子非鱼,焉知鱼之苦

作者:袁越

2021-03-25·阅读时长2分钟

405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89个字,产生1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一提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部分人肯定首先会想到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和有毒化学品污染等。这些固然很重要,但动物和人不一样,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很可能会给动物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

举例来说,很多鸟类是靠视觉来定位的。如果你在森林里盖一幢玻璃房子,你很快就会在窗户下面发现很多死鸟,因为它们还没有学会辨认玻璃。同理,如果你在候鸟的迁徙路线上建起一座现代化城市,很快你就会在夜晚的街道上发现很多迷路的鸟,因为它们是靠光线来规划迁徙路线的,摩天大楼夜晚的明亮灯光会让鸟儿们迷失方向。

不幸的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森林里的落地窗和灯火辉煌的摩天大楼会给鸟类带来这么多麻烦,因为我们不是鸟,很难设身处地地为鸟儿们着想。同理,我们不是鱼,同样无法体会鱼类的困境。再加上鱼类生活的水下世界和我们习惯的陆上环境差别巨大,我们和鱼类之间的误解甚至更深。

多年以前,一位名叫卡洛斯·杜阿尔特(Carlos Duarte)的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学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了一段水下录制的音频,他被耳机里传来的雨水撞击海面的声音震惊了。要知道,那支麦克风被放置在水下1000米的地方,光线无法穿透那么厚的海水,所以那里漆黑一片,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但位于1公里之外的海面上的雨滴声却能清楚地传到水下,甚至可以说那是深海里所能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这个事实彻底改变了杜阿尔特的科研生涯,他决定研究一下海洋噪声对鱼类的影响。

文章作者

袁越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4200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一个人住

独居社会的自由与孤独

47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