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悦涵
2021-03-25·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63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窥探》剧照
遗传和宿命
根据《窥探》(Mouse)的设定,精神病态的基因可以遗传,并且在胚胎阶段就可以检测出来。连环杀手韩叙俊被捕后,他的妻子和另一名女子发现自己的孩子都被检测出了这种基因。25年后,震惊全国的连环杀人案又一次发生。凶手会是两个孩子中的一个吗?杀人犯的孩子,长大以后果然别无选择,也只能变成杀人犯吗?
关于精神病态(psychopath),精神医学理论确实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天生的人格特质。犯罪心理学专家罗伯特·D.黑尔(Robert D.Hare)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精神病态者的大脑不同于一般人。美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詹姆斯·法隆通过研究,发现精神病态者的确在基因中具备一些与众不同的高风险基因,例如单胺氧化酶。这些高风险基因使人更好斗,更不惧怕危险,在高压环境下更冷静。不过,有这类基因的人,并不一定真的会犯罪。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很可能正直和善,事业成功。那些真正变成杀人狂的,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比如早期受虐或者长期处在暴力环境中。
詹姆斯·法隆在《天生变态狂》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说:在那些长期饱受暴力困扰的地区,例如加沙地带和洛杉矶东部地区,女性为了得到保护会与暴力分子结合,使得有心理变态潜质的基因在人口中的密度提升,好战基因得以传播开来,而这又加剧了该地区的暴力问题,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窥探》采用了这种理论。虽然只播出了6集,但几乎可以确定,其中一个具有精神病态基因的男孩就是真正的凶手。剧中不断刻画凶手小时候受继父虐打的情节,简直就是影像化的教科书理论。
这部剧的拍摄灵感来源于2017年韩国的一起真实案件。一名17岁的女生A引诱在公园玩耍的8岁女童C到自己的家,将其勒毙并残忍地肢解了尸体。经过深入调查,发现19岁的女孩B也深深介入了此案。更令舆论哗然的是,被关押后,问及被告人现在最难受的是什么,她居然说:“对我来说现在最难受的事情是,天气这么好我却无法欣赏樱花。”
这是精神病态的一种典型表征,对他人缺乏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种始于幼年时期,可以站在他人立场,理解和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而精神病态者同理心的匮乏程度到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地步。《窥探》似乎想探讨:精神病态的连环杀手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如果一个人天生就有精神病态的基因,后天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措施,他人和社会可以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去避免这个人成为杀人狂?
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一疑问有一个很典型的真人回答,就是上文提到的詹姆斯·法隆。2005年,法隆在对正常人和异常人的脑部扫描图的研究中,发现自己的脑部结构竟然跟心理变态罪犯的一模一样。随后,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母亲告诉他,他的父系家族在200年的历史中,出现了数个杀妻弑母的案件。2011年,他又发现自己的另两支父系血脉,一支全是凶杀犯,另一支则是抛妻弃子的流氓恶棍。后来,他受邀参加TED演讲,坦然说出了自己的家族史。
然而,基因并没有使詹姆斯·法隆走向家族宿命。他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成为一名成功的神经科学家。他创办的神经复原公司推动了干细胞研究的重大突破,本人也经常在各大媒体露面,提供犯罪和恐怖心理的专业分析。
发表文章20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1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