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东击西
2021-05-20·阅读时长2分钟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微博@董晨宇RUC;豆瓣@mlln
[02:06] 社交媒体的恋爱与分手,是自我展示/表演的延伸
[11:28] Web 2.0 统治了社交媒体的基本逻辑
[26:53] 线上的亲密关系其实比线下发展得更慢
[32:16] 是社交媒体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社交媒体?
[39:19] 虚拟式的恋爱是不需要反思的
[50:25] 加速快餐化的不是爱情,而是整个世界
在 520 这一天,谈谈社交媒体时代的爱情。
其实不过是五月的寻常一天,但在谐音梗与消费主义的「合谋」之下,今天我们会看到各种以爱之名的营销说辞。而社交媒体助推了这种爱情表达——有人会给伴侣转账520,也有人在朋友圈发表爱的宣言。
当然除了这些,社交媒体会在更多层面影响我们的行为,比如交友和分手的方式。我们好奇的是,它还会影响我们的爱情观念/伦理吗?人们交往的方式是不是因为社交媒体越来越快餐化了?
本期节目的对话嘉宾是董晨宇,一位不喜欢给技术唱赞歌的传媒学者。节目中我们谈到了许多有趣的观点和研究,但并未给出什么社交媒体时代的爱情指南。一言以蔽之,社交媒体和算法都不会让爱变得更难或更简单,经营亲密关系的重点,永远在于人本身。
【延伸阅读】
董晨宇的论文:《反向自我呈现:分手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消除行为研究》《反思“孤独社交”:社交媒体真的让我们更加疏离吗》《我该选择哪种媒介说分手 复媒体时代的媒介意识形态与媒介转换行为》
董晨宇参与的辩论活动:“交友APP上能找到真爱吗?”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 Nick Bilton 的文章:《Tangled Web of Memories Lingers After a Breakup》
电视剧黑镜:《Black Mirror S2E02 White Bear》
电影:《电子情书》
痞子蔡的书:《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书籍:《他們的世界》
书籍:《Artificial Unintelligence: How Computers Misunderstand the World》
书籍:《交往在云端》
Web2.0: 指以最终用户为目标,强调用户生成内容、易用性、参与文化和互操作性的网站。
实习编辑/睿婷
另外,如果你对本期节目嘉宾董晨宇以及他的研究感兴趣,欢迎订阅课程《董晨宇·像传播学者一样思考》。
点击下方图片,跳转至课程订阅页面
|声东击西|
这是一群驻外记者为你带来的播客
这里讨论城市与未来,电影与现场,也谈论技术创新与人类生活的变革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8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