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按下快门和救人,冲突吗?”摄影记者聊天专场丨Vol.22

作者:中读编辑部

2021-11-08·阅读时长3分钟

18035人看过
“如果你拍的不够好,代表你离得不够近”,三联摄影记者们声音出镜,聊聊拍摄内外的事儿

“按下快门和救人,冲突吗?”摄影记者聊天专场丨Vol.22

83.1MB
00:0001:12:34

🎤主播/五月

🗣️本期嘉宾/  三联资深摄影记者于楚众、黄宇

2000年,国务院正式发文确认每年的11月8日为中国记者节,到今年正好是第22个(意外发现这期正好也是我们第22期节目)

因为记者节的到来,我们对于一个大家似乎熟悉,但是其实并不了解的记者群体——摄影记者产生了好奇。他们的名字总是隐藏在文字记者和一张张照片的后面:

镜头后面的他们是不是对新闻现场有着不一样的观察?

我们那些日常的拍摄和他们有着什么不同?

还有那些总会引起争议的问题:在灾难现场,按下快门VS救人,会让摄影记者产生职业道德和内心良知的矛盾吗?……

于是,主播五月邀请到了她的两位三联同事——资深的摄影记者于楚众和黄宇一起到录音间展开聊了聊:从于楚众过第一个记者节时得到的“200元福利”,聊到黄宇对“摄影记者内卷”的三连否认;聊起拍摄现场的故事,则从北京密云的踩踏事件,再到江西火车脱轨,从新疆喀什,再到汶川地震时的北川,听摄影记者聊拍摄的故事,有一种用另一只眼看现场的感觉。

特别彩蛋是,最后两位摄影老师还给远在外地出差的两位同事留了问题,据说,一年之中,这四位摄影记者能够全凑齐,大概也就那么一两回。记得,一定要拉到最后,听听摄影记者给摄影记者提问,到底会问些啥呢?

时间轴

【00:03:30】 摄影记者怎样一群人?“如果你拍的不够好,代表你离得不够近”

【00:06:25】 对于拍摄来说,技术到底有多重要?

【00:15:06 】当摄影记者到达第二现场,他如何拍摄出现场信息量?

【00:19:13】 拍摄“江西脱轨”事件:“有时我并不希望自己被看出是摄影记者”。

【00:22:15 】“记者同志,你能不能帮我找到我的那只腿?”

【00:24:34】 美国国家地理为什么不会雇佣40岁以下摄影师?

【00:26:39 】 由一张争议的经典照片引出, “为什么摄影师不去救人?”

【00:37:10】 摄影记者们,会“内卷”吗?

【00:53:24】 “不是设备控”的摄影记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1:01:05 】(彩蛋)出差在外的张雷答:退休后的摄影记者,会选择什么相机拍照呢?

部分嘉宾的拍摄照片: 


K859次列车脱轨事故现场 拍摄/于楚众




武警官兵正在运送遇难者遗体 拍摄/于楚众



黄宇拍摄的周刊封面



新乡救援现场 拍摄/张雷

(送张彩蛋↓)





正被困在新乡市牧野区马坊村的一处车顶的张雷(猜的到哪个是吧?) 拍摄/村民


文中提到的相关内容:

中场时间丨《在三联当记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Vol.2》

               《三联记者的暖心瞬间》

影像丨聚焦灾难现场,摄影记者对影像有怎样的思考?

影像丨摄影师眼中不一样的喀什美食与文化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年10月22日-1954年5月25日,摄影记者,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

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著名美国摄影师,曾为《国家地理》工作20年。


史蒂夫经典作品《阿富汗的女孩》

 《饥饿的苏丹》


1994年,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拍摄了一张即将饿死的非洲儿童照片,上面的小孩子皮包骨头,后面一只专吃尸体的秃鹫紧紧盯着孩子。卡特凭借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奖,但是也受到公众强烈抨击,不久被舆论所迫,毅然自杀。

塞巴斯提奥· 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当今世上最著名的纪实摄影家之一。

游莉:出生于辽宁沈阳,曾做过媒体摄影记者,“2011年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摄影师。”

刘香成:纪实摄影大师。1951年生于香港,曾担任美国《时代》周刊和美联社的首席驻华摄影记者。

 

点击专题图片,了解更多记者的故事

 编辑/天健,晚林(实习),剪辑/译丹

2021.11.8

【中场时间】

中读编辑部的播客自留地,有趣/有味/有料的话题,我们都爱聊~

欢迎关注我们的账号“中读编辑部”,更多花絮和文字资料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读黑板报”,可以在“三联中读”官方微博和我们互动。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中读编辑部

发表文章50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293人

一个编辑部和TA关注的世界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