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一平
2018-02-22·阅读时长1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581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周星驰(摄于2005年)
黄金年代
1988年,周星驰担任男主角的第一部电影《霹雳先锋》上映的这一年,也是他的电视剧上映最密集的一年,先后有《梦边缘》、《刑警本色》、《大都会》、《斗气一族》等六部戏在TVB电视台播出。当时,已经拍出《胭脂扣》的关锦鹏刚刚夺得第八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在他的印象里,当时的周星驰更像是一个电视明星,他的无厘头搞笑方式在电视剧里引起香港人的注意,反而在电影方面还不成气候。
上世纪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每年高达300多部的产量。当时,几乎每个地产公司都要成立一个电影部来拍片子,通过电影与传媒保持良好关系,借机为自己开发的楼盘做宣传。电影成了一块熔金之地,很多黑社会组织也进入电影业,借拍电影洗钱。在香港电影圈最有影响的是三大电影公司——拥有成龙的嘉禾,主要拍功夫片;拥有曾志伟的新艺城,主要拍喜剧;另外邵氏公司组建了大都会影业,主要拍一些警匪片。李修贤的小公司并不起眼,只能算支流,专门拍些警匪片。但是,李的后台却很有来头,是有黑道背景的台湾老板杨登魁。当时在《东方日报》担任娱乐记者的朱其瑞向本刊记者回忆,那时候,杨老板投资的电影多是像《霹雳先锋》这样的中型制作,在香港基本是亏本的,但公司却经常邀请记者来摆庆功宴。那时传媒圈普遍存在一种说法,认为他们是借拍电影洗黑钱。
发表文章9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61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