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菁
2018-02-22·阅读时长1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012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导师团成员齐秦、汪峰、那英、杨坤和嘉宾莫文蔚(左二)
)
2014年9月10日,在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总决赛巅峰之夜钻石广告位的招标会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竞价,某化妆品牌最终以一分钟1070万元的价格,创下了中国电视最贵的单条广告的纪录。“中国好声音”开播至此,创造了一个至今难以企及的商业神话:最初一条15秒广告10万元都卖不出去,而第一季总决赛时已达到96万元一条;到了第二季总决赛时,15秒一条的广告卖到了380多万元;到了第三季,这一数字又达到每分钟1070万元的天价。在电视等传统媒体被普遍唱衰的背景下,这样一个连续上演了三年的电视产品,对广告吸纳能力仍然如此强大,其背后很多因素值得深入思考。
当然商业数字只是观察这个节目的一个维度,而并非是判断其品质的全部依据。今年7月,“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在重重疑虑中拉开帷幕,而第一期收视4.204再次刷新了电视综艺首播收视纪录。截至9月19日,四位导师组16进4的考核全部结束,10期节目的收视率也一直稳居在4个点以上,那英战队更是创下4.768的收视新高。对一个已经进入第三季播出的节目来说,这样的数据已让制作方甚为欣慰。电视表现和市场吸纳能力表现一样好。“从电视人角度讲,今年大家热炒新媒体挑战,传统媒体的衰落,可是‘好声音’的表现再次证明,只要有好的产品,传统媒体依然能够屹立不倒。”
返璞归真
发表文章20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205人
文字工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