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法国哲学家吕克·费里:什么是好生活?

作者:曾焱

2018-02-22·阅读时长10分钟

66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221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吕克·费里 )

吕克·费里在2002到2004年甚至还有过一段成功的政治生涯:51岁那年入阁希拉克时期的法国政府,出任青年、国民教育与科研部长。事实上,这位著名哲学家——2002年出版的《法国哲学史》称他为“最能代表新世纪的哲学家”——对政治长久以来都保持兴趣:自1994年起他就进入国家议会,在法国司法改革议题中担负重要角色。2004年卸任部长后,费里仍担任法国国务院社会分析董事会副主席,直至2013年。

“法国知识分子有从政的传统。”费里在接受本刊专访时,提到了夏多布里昂和安德烈·马尔罗的名字,前者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家,曾在波旁王朝出任外交大臣,后者既为著名作家,也是戴高乐时代的法国文化部长。

在法国,吕克·费里的著述被媒体描述为“当下的哲学”。对于“当下”这个定语,可以理解为他对时代问题总有敏锐思考,或者,也在指他哲学思想的“切实可行”——在他最畅销的一本著作《什么是好生活》里,费里阐述哲学的终极目标时用到了这个词语。费里说,他认同另一位法国哲学家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Andree Comte-Sponville)对哲学的定义——“思考生活,体验思想”,但他强调要补充自己认为十分关键的前提。“我们被感召着要思考的人生,以及我们采取某种哲学态度后即将体验的思想,既非日常生活也非日常所想,而是在人类意识到自己‘终有一死’这一前提下的生活和思想。”他认为当代哲学必须在道德、宗教的框架之外提出关于好生活的问题,对此他写道:今天的哲学往往被简化为,“论??”简化为与其词源学语义所揭示的主旨——“对智慧的爱”——相去甚远的评注。然而当它在希腊人中间发端时,哲学其实是被视为一种与对人生态度不可分割的智力生活。它的终极关怀就是“生活”,“人应当怎样生活”是哲学首要的问题。即便当它转向对物理学、数学或是逻辑等高深学科的探索时,其最终的目标仍是从中寻求一种能够真正为生命历程提供指引的(从字面意义上讲)“切实可行”的答案。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1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喜剧之外

台前角色与幕后人生

140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