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文艺范儿|在美术馆里开盲盒

作者:郑筱诗

2021-12-17·阅读时长6分钟

9195人看过
emo不怕,快去画画~

文艺范儿|在美术馆里开盲盒

15.1MB
00:0011:01

大家好,我是筱诗🐱大家平时喜欢看画吗?喜欢逛美术馆吗?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名画和如何观看艺术品的话题。 

名画中的马

[英]安格斯·海兰 [英]卡洛琳·罗伯茨 著 / 顾冰珂 译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 2021

今天要分享的第一本书叫做《名画中的马》,这本书精选了来自世界各地有关马的画作,探索艺术家们如何表达人与马的独特羁绊。我选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幅画,这幅画叫做《空白签名》。

《空白签名》(TheBlankSignature)

勒内·马格里特(RenéMagritte)

这是比利时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里特的一幅代表作。这幅画里一共有三部分,树林、马和骑马的人。乍一看,我们会觉得眼花缭乱,画面上的马和骑马的人,一会儿在树的前面,一会儿在树的后面,傻傻分不清楚。而这正是马格里特巧妙地运用掩蔽与闭合的原理,形成错觉,让我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连接画中的点,填补画中缺失的内容,探寻画中所没有的东西。

勒内·马格里特(René Magritte),《情人》(The Lovers, 1928)

马格里特的作品常常通过有目的的、理性的视觉错置,颠倒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经验,从而产生出精神上的震撼性,比如他的一副很著名的的画,叫做《情人》。今年在国内刚刚出版的一本小说,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莫拉维亚的《鄙视》,这本书的封面就是选用了这幅画。

[意]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著/ 沈萼梅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21

《鄙视》是一部关于婚姻生活里相互鄙视的故事,通过丈夫的视角,读者能够看见男人对工作、理想、女人的极为自我的想法。婚后两年,丈夫在工作、金钱和理想面前节节败退,妻子的鄙视成了对他而言最大的惩罚。他时时揣摩自己为什么被妻子鄙视,却把妻子越推越远,一桩原本幸福的婚姻即将轰然崩塌。

冷冰川 ✖ 刻墨艺术

在墨纸上用刀刻画,这是当代艺术家冷冰川独创的“刻墨”艺术。

刻墨是在传统国画泼墨、焦墨、彩墨等形式上发展而来的,这种画是先用墨将厚卡纸染黑,然后以刀为笔刻出图案,细腻繁复的线条构造出的黑白世界让人生出各种想象。

《Leng Bingchuan : master of Chinese black and white painting》

Leng, Bingchuan / Acc Art Books / 2021

冷冰川的作品在当今创作环境中是毫无争议的奢望,他所保有的,无非是卓越的技巧,青春的梦幻,以及快乐的,乃至是享乐的心情——我们都该有一点哪怕是短暂的快乐的心情:在晴午,夏日,良宵,将自己藏在不可置信的美景里,什么也别想,学那图画中不着寸缕无须装扮的女孩,独自乘风凉。——陈丹青

冷冰川

冷冰川的作品都是一次性完成,不能修改,刀锋的丝毫慌乱都会使他前功尽弃。

作家祝勇形容他说,他握刀的姿势有点像外科医生,他胸前的黑纸上,到处是一触即痛的敏感神经。

祝勇 洁尘 文; 冷冰川 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1

《念白》这本精致的小书收录了祝勇和洁尘创作的五十篇短文、冷冰川一百余幅刻墨画。

草间弥生 ✖ 海的女儿

说完了冷冰川的刻墨画,下面,我们再看来看看草间弥生的黑白画。

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是日本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家,她的作品以大量的波点和网眼图案而闻名,前卫、先锋、叛逆、离经叛道、充满战斗性都是她的标签。

她的绘本《人鱼姬》是由她在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Love Forever系列画作,又结合了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的故事而做成的。

可以说,这是一部很具有现代性、前卫版的《海的女儿》,用新的方式来演绎童话故事。

[丹麦]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 叶君健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2021

草间弥生想通过这样的黑白画风来表达,童话故事不一定要五颜六色花团锦簇,黑与白之间已经足够容纳关于美的一切表达。

流失海外的中国壁画

分享的下一本书叫做《走,到美术馆去!》,作者是长期从事艺术普及与艺术评论工作、《布林客BLINK》艺术杂志主编苏也,书里收录了她在美国7座城市中的14 座美术馆的观赏经历。我分享其中一幅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展出一幅中国画。

苏也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1

《药师经变》是一幅元代壁画,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来自山西省洪洞县的广胜寺下寺。这幅画可以说是元代壁画中的绝对精品,是中国寺观壁画的最后一个高峰,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宗教艺术品。

在20世纪20年代,广胜寺在战乱之时破败不堪,寺里的僧人很难维持生活,更没有能力修缮寺庙。于是,不少西方的文物商人抓住这个机会,以极低廉的价格倒卖中国艺术品,壁画被一块块连着墙一起剥离下来,装箱运往各地,绝美的中国壁画就这样流失海外。

其中,《药师经变》这幅画几经辗转被美国著名的中国艺术收藏家亚瑟·赛克勒购得,但由于《药师经变》的画幅实在太大(总长15.2米,高7.52米),无法在家里保存和展示,因此赛克勒在1964年以其母亲的名义将这幅壁画无偿捐献给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幅画在被剥离时曾分解为数百块,有的部分已残破不堪。后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通过精心修复,最终将壁画完整复原。

艺术 ✖ 心理

艺术除了观赏之外,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它来疗愈我们的心理呢?《艺术与心理学》的作者埃伦·温纳(Ellen Winner)是波士顿学院心理学教授,她领导的“艺术与心智实验室”通过大量研究,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回答了一系列艺术背后的科学原理。

[美]埃伦·温纳(Ellen Winner) 著/ 王培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比如,通过研究我们得知,参与艺术活动确实是可以缓解压力、改善情绪的。压力的增加体现为皮质醇水平的上升,研究表明,当人们从事艺术活动时,皮质醇水平和焦虑感都会降低。

相比于将艺术作为摆脱现实生活问题的一种方式,进入虚构的、更积极的世界时,要比用艺术去探究消极感受、宣泄消极情绪,更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情绪。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画一幅表达开心的、向往的、积极的画,要比画那些宣泄此时痛苦的、表达自己消极情绪的画,要更具有疗愈的效果。大家可以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试一试(emo不怕,快去画画~)

艺术 ✖ 价值

对于艺术,我们或许有很多疑问:比如有些艺术品为什么那么值钱,可以价值连城?艺术品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吗?到底是什么在影响艺术品的价格?艺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社交与社会生活?又是谁在塑造我们的品味呢?真正的艺术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要如何磨炼自己的眼光,学会甄别优劣、体会艺术之美?

[英]迈克尔·芬德利 著/ 王凝新 译/ 中信出版集团 / 2021

美国艺术品交易商协会主席迈克尔·芬德利,他也是世界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之一——佳士得的前部门总监,他在《艺术的价值》一书中从金钱、社会、美三个层面,拆解艺术世界背后的逻辑。他在书中也分享了他在观赏艺术品时的感受。他认为,我们很难用辞藻来表达我们对一幅艺术作品的感受,它常常令我们失语。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语言既是一座桥梁,也是一条边界。艺术代表的——恰恰是一种非阅读或非言说的语言创造。只有通过眼睛、思维和心灵,我们才能真正欣赏和享受艺术。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美术馆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但是,很多美术馆也正在发生改变,变得更加友好,更加亲切,甚至伸出双臂,渴望拥抱。在今天,美术馆中的一部分当代艺术作品甚至是可以被触碰、被把玩、被拥抱的;今天的参观者,也不再是一旁安静的观察员,而更像是一件艺术作品的使用者。

所以,去一个美术馆里走走,无论是洁白宁静的室内,还是阳光明媚的室外雕塑花园,那种被艺术作品包围的幸福体验,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带给我们一种真正的内心平静。希望你,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在某一座美术馆中找到空间的隽永美感和心灵的纯粹宁静。

 

👆点击上图收听往期书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艺术馆游览经历和喜欢的艺术展品吗?有任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跟大家交流,本周依然有赠书送给大家,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周再见,拜拜~

留言路径:三联中读APP—听书频道— 一周书讯栏目

执行制作人:寒芽 节目主持人:筱诗 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1.12.19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郑筱诗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3人

三联中读《一周书讯》栏目主播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一周书讯

一本好书和它引领的智识生活

979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