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改变世界的女性画家

作者:李南希

2022-01-29·阅读时长9分钟

5639人看过
【听外刊】

改变世界的女性画家

19.9MB
00:0014:26

【解读】李南希

大家好,我是南希。本期听外刊,我们继续大师的秘密系列,来认识三位改变了世界的女性画家,以及她们笔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戴着草帽的自画像》

第一位,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

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是18世纪后期法国杰出女画家。如果大家前往卢浮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伦敦国家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会看到伊丽莎白的作品。她主要画什么呢?贵族肖像。由于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资助,前后为王后画了30幅肖像。


Marie Antoinette in Muslin dress

伊丽莎白在法国贵族中是炙手可热的画家, 也是第一批获得国际认可的女性艺术家之一。有意思的是,伊丽莎白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只是从小喜欢画画,在被男性对手主宰的艺术界,她凭借个人能力成为那个时代最成功的肖像画家之一。

1776年,伊丽莎白嫁给了一位艺术品商人,但是这个人沉迷于赌博,不少拖累伊丽莎白。

法国大革命爆发,因为伊丽莎白和王后的关系,不少革命人士和媒体开始排挤她,于是在1789年,伊丽莎白离开了法国,独自带着女儿逃往意大利。由于伊丽莎白的业务能力极佳,继续受到欧洲贵族和皇室的青睐,她在欧洲各国作画,一生作有约660幅肖像画及200幅风景画。

文稿区有一些贵族们的肖像画,颜色鲜亮,神态生动,大家可以看一看。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介绍这些画,我个人对贵族们的肖像画不太感兴趣,有一种画家带着政治任务的感觉,不够自然和纯粹。今天重点为大家介绍的是伊丽莎白的自画像,名字叫做《戴着草帽的自画像》,这幅画画于1782年,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美国《每日艺术》2020年3月8日刊)

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就被它的颜色、衣服的面料、画中人的肤色吸引了,在了解了它的社会含义之后,觉得这幅画更加迷人了。我们来看细节。

画家穿的是一件灰粉色的棉裙,这种裙子在18世纪80年代非常流行,由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推广的。领口周围镶有白色的褶边,手腕周围镶嵌白色的袖口。

一条黑色的织物披肩与裙子形成鲜明对比,包裹着画家的肘部,从她的胳膊上垂下来。

一顶扁平的草帽戴在头上。大家来看这幅画的下部,画家手拿调色板和七支画笔,一团一团的颜料点缀着调色板的边缘,调色板上的颜料,突出了她裙子、帽子和身后天空的颜色。

如果你在18世纪晚期这么装扮自己,那就是法国最时尚的贵族女性!而伊丽莎白出身中产阶级,她在画作中用昂贵的珠宝和衣服掩盖了自己的出身。她为什么这么做?

艺术评论人士表示,在那个时代,出身就等于注定的地位,而地位就意味着注定的成功。处于社会顶峰的贵族出身高贵,过着高人一等的生活。但是,在18世纪法国,高人一等并不意味着别人就要低人一等,所有阶层的人都可以以各种方式渗透进入戒备森严的贵族阶层。换句话说,一位女性不必是公爵夫人,也可以通过认识公爵夫人来改善生活。而伊丽莎白跻身贵族的方式是通过自己高超的画技。据悉,伊丽莎白在工作的时候,尽量穿着与她的客户相称的服装。她认为,一个人要为自己想要的工作而穿着,而不是为他所从事的工作而穿着。

到目前为止,肯定很多朋友会认为,伊丽莎白就是一个想要跻身贵族的画家。那我们来说一说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许大家就会对伊丽莎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18世纪,女性不可以进入皇家学院学习,女性画家也不能像男性画家那样在艺术沙龙里得到展示的空间,女性更不能参加任何的奖项评选。而跻身上流社会,并得到皇室的青睐,对一位女性画家意味着皇家学院的学习机会,伊丽莎白也成为这个学员仅有的四位女艺术家之一。《每日艺术》还认为,这幅自画像除了展示一个充满抱负和决心的女性之外,还展示了一位真正的女性形象。

https://www.dailyartmagazine.com/painting-of-the-week-elisabeth-louise-vigee-le-brun-self-portrait-in-a-straw-hat/

 The Ten Largest, No. 7, Adulthood

第二位,希尔玛·阿夫·克林特(Hilma af Klint,1862-1944)

咱们先不说希尔玛·阿夫·克林特是谁,先说一下抽象艺术大师瓦西里·康定斯基和彼埃·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结构·之八》大家一定见过,他还有一本著作《论艺术的精神》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理论和美学的代表作。

《结构·之八》

彼埃·蒙德里安最代表性的作品是由黑色、红色、黄色和蓝色方块组成的画。

如果对这两位大神感兴趣,可以关注中读的《看懂艺术,从学习艺术史开始》,点击文稿链接,就可以跳转到课程页面。而我们今天介绍的希尔玛·阿夫·克林特的作品比这两位大神的作品早完成很多年,因此希尔玛被称为抽象艺术的先驱。

希尔玛出生于斯德哥尔摩,曾就读于斯德哥尔摩皇家美术学院,1887年毕业后,担任了一段时间瑞典女性艺术家协会秘书。1906年至1915年,属于希尔玛创作的高峰期,她共创作了193幅画,统称为“圣殿绘画”(The Paintings for the Temple),“圣殿”不是指某个宫殿,而是人类精神进化的隐喻。

这些画探索了创造性、进化论和宇宙的二元论等主题。这批作品的风格多变,利用了生物形态和几何形式、极简主义和还原主义的构图和色彩方法。希尔玛去世前,要求这些作品在她去世20年后才能展出。

我们来欣赏其中一组创作于1907年的作品,名字叫做《十大》,现藏于希尔玛·阿夫·克林特基金会。这组画描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从儿童到老年。大家在文稿区看到的图片是《十大》中的第七幅,描绘的是成年。如果大家仔细看这幅画,会发现画家的艺术世界充满了符号、字母和文字。

这些画经常描绘对称的二元性,或相互关系,比如上下、内外、俗世与深奥、男性与女性、善与恶。颜色的选择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蓝色代表女性精神,黄色代表男性精神,蓝色和紫色代表女性气质。粉色代表肉体的爱,红色代表精神的爱。黄色代表夜晚,绿色代表和谐。

英国《卫报》2016年2月21日刊认为,画家可能受到歌德的色彩理论的影响。画作中的符号也有统一的含义:螺旋代表了进化,U代表精神世界,W代表物质,重叠圆代表统一。《纽约时报》2018年10月11日刊认为,这幅画有一种邀请你步入其中的魅力,让观者与画布上的元素一起漂浮起来。《卫报》认为,希尔玛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对科学非常感兴趣,比如达尔文主义、亚原子粒子,她还长期研究神秘学和唯灵论的著作。(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16/feb/21/hilma-af-klint-occult-spiritualism-abstract-serpentine-gallery)(https://www.nytimes.com/2018/10/11/arts/design/hilma-af-klint-review-guggenheim.html)

 

《带刺项链和蜂鸟的自画像》

第三位,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 ,1907-1954)

弗里达·卡罗,墨西哥女画家,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大家最常见的是她的自画像,许多画作受到墨西哥自然及文化的影响。很多快消品牌都把弗里达的自画像印在体恤上、杯子上,来增加时尚度。我今天为大家介绍弗里达,不仅因为她的绘画,也因为她的生活是一个关于独立、解放、自由的故事,其中充斥着苦难与抵抗。

美国《每日艺术》2020年10月8日刊说,弗里达6岁时被诊断出患有小儿麻痹症。这种病让她的右腿比左腿为短,所以大家经常在她的画中看到长裤和墨西哥裙的元素,就是为了遮盖自己的腿,这种穿衣风格也非常有辨识度。在弗里达的童年时期,同龄的孩子会因为她的腿经常欺负和孤立她。18岁那年(1925年9月18日),弗里达和男友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车祸,一根铁栏杆刺穿了她的骨盆,导致骨头断裂,她的腿、肋骨和锁骨也裂成了三块,除了当时身体遭受的痛苦,医生还表示这次车祸可能影响以后怀孕。即使一年多后恢复了行走的能力,她仍深受车祸后遗症的影响,一生中经历了三十五次手术,最终右腿膝盖以下还是被截肢了。

这次车祸也影响了弗里达的艺术创作,车祸之后,她全身打了石膏,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无法动弹,母亲在她的床上挂了一面镜子。这让弗里达经常能够看到自己,也许这是弗里达开始画自画像的开端,弗里达曾说,“我画自画像是因为我经常一个人,我是我最了解的人。


《破碎的圆柱》

1944年弗里达创作的《破碎的圆柱》,向我们展示了她从内到外都破碎的身体,仿佛唯一能让她保持完整的东西就是那件紧身的胸衣。许多尖刺扎在她的身上,她的脸上满是泪水。

1945年的作品《没有希望》代表了弗里达生命中非常脆弱的时刻:手术导致的食欲不振使她营养不良,所以她必须严格遵循饮食搭配。在这幅画中,画家似乎被困在床上,她上方的木制画架上有一个漏斗,食物通过她的身体进进出出,她直视着观众,似乎是在寻求帮助。


《没有希望》

在1946年《受伤的鹿》中,画家把自己描绘成一只被九支箭射中的鹿。弗里达在一次失败的脊柱手术后画了这幅画,和其他很多作品一样,这幅画的主题是在一个荒凉、空旷的风景中,表现出艺术家的孤独和绝望。也有评论人士认为,画家也是在表达自己对第二次婚姻的失望


《受伤的鹿》

弗里达曾说,“我一生中发生过两件大事。一个是电车,另一个是迭戈。迭戈是迄今为止最糟糕的。”电车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车祸,迭戈是墨西哥著名的壁画家迭戈·利弗拉。1929年,两位艺术家结婚,当时弗里达22岁迭戈43岁,婚后迭戈出轨弗里达的亲妹妹,这也太糟心了。

1935年弗里达创作的《几个小乳头》,讲述的是一名男子用刀捅了她的妻子,并在法庭上说,我只是轻轻咬了她几下的故事。


《几个小乳头》

离婚后,1939年画家画了《两个弗里达》。这是一幅双重自画像,两个版本的弗里达手牵着手。第一个弗里达穿着白色的维多利亚风格裙子,她的心暴露在外,还流着血。两个女人的心脏连在一起。第二个弗里达穿着传统的特瓦纳连衣裙,她的心脏完好无损,功能正常,手里拿着一幅利弗拉的画像。在这幅画中,弗里达向我们展示了她身份的两面:一个被人抛弃,另一个仍然爱着迭戈。


《两个弗里达》

大家纵观弗里达的画,会发现作品中多多少少与死亡有点关系。在墨西哥文化中,表达死亡是在劝诫人们要尽可能地享受生活。墨西哥最欢快的节日之一是亡灵节,人们相信在这一天死去的人会去看望他们的亲人。在画家1940年创作的《梦》中,弗里达在她的床上睡得很香,被一株象征重生的植物包围着,一具骷髅躺在她的床上,装扮着鲜花,许多炸弹绑骷髅的身上。弗里达说,她想要告诉人们死亡可能随时来临,你应该过最好的生活。


《梦》

之前的听外刊,我们还介绍过弗里达的《猴子的自画像》,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在点击文稿中的链接来收听,其实弗里达也画过很多动物,比如最著名的除了《猴子的自画像》之外,还有《带刺项链和蜂鸟的自画像》,蜂鸟在墨西哥文化中象征着希望和好运。这些动物保护着弗里达,让她重新感到生活的温暖。(https://www.dailyartmagazine.com/frida-kahlo-symbolism/)

行,本期我们就聊到这里吧,如果大家对上面说的哪位画家感兴趣,请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是爱读外刊的南希,拜拜了您嘞。

| 听外刊 |

听外刊栏目除了每周为您介绍全球最新、最权威刊物的封面故事,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科技、商业、流行趋势等,让您轻松快速掌握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您能想到的世界级好杂志,我们这里都有!每周二,听外刊与您不见不散!

(点击上图收听往期栏目)

执行制作人:金寒芽

制作人:李南希

音频编辑:张译丹

发布时间:2022年3月7日

文章作者

李南希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2人

when they go low,wo go high.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365天听外刊

听最有趣的外刊知识

664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