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琪
2018-02-24·阅读时长1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835个字,产生1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王志海创办的沧州镇海吼武术学校,孩子们以考上体育大学、做高级保镖、成为影视武术表演者为出路 )
离民间很近
隆冬腊月,河北沧州的田地里早已一派萧瑟,举目望不见半星绿色。位于沧州市区南面40多公里的南皮县,地里产不出精耕细作的粮食,一般人家以种植棉花为生。沧州人提到自己的地理位置,总爱说“我们生活在苦海盐边”,东部90公里外的渤海边是芦苇荡子,虽然守着海,却因为泥滩和盐碱地难以依靠土地过活,沧州的民谣说,这里是“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涝不旱收碱疙疤”。民风彪悍的传统,在农耕社会有着天然基因。
74岁的姜国正是唐拳第六代传人,他坐在炕头上,戴着呢子帽,一身深蓝色的类似中山装的服饰,不像个练武的把式,倒有些文化乡绅的派头。本刊记者采访时,刚好碰到姜家的3个女儿都在场,年纪三四十岁间,女子们身高不过1.6米左右,罩在羽绒服中,身段看起来与普通农妇没有不同。然而姜老头自豪地说,家里4个儿子3个女儿都自小习武,几个大汉也近不得身。冬日阳光照进他家3间半房的农家院落,墙上醒目处贴着张地图,写的却是《南皮县武术馆校及拳种分布图》,红色圆点代表拳种,红三角表示武馆,整个县所辖的每个区域,被画得密密麻麻,“南场唐拳”、“八极拳霍氏武馆”、“乌马营武馆”、“叶三拨唐拳”、“贾九拨唐拳”……姜国正是沧州闻名的唐拳武师,唐拳在南皮县里是主要拳种,习练唐拳的人占到70%~75%。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0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