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濂
2018-02-24·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83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贺志军仔细检查冯德发在移植手术后的恢复情况 )
跨年的13小时
2010年12月31日16点,冯德发被推进了3号手术室。这是35个手术室中最大的一间,有45平方米,所配的仪器设备也最为先进。手术室里有两张手术台,一张手术台上,贺志军正带着两位医生继续修整供体器官。器官被放置在一个巨大的圆盆中,里面灌注了UW溶液,盆外还堆有冰块保持溶液能够在0~4摄氏度。每隔几分钟,几位医生就需要把手从溶液中拿出,缓和一下发僵的手指。
冯德发紧紧闭着双眼,尽管他的爱人杨群燕回忆,他在得知能做手术之后一直兴奋大于紧张。“在等待的日子里,他天天嚷嚷着:‘怎么还不动手术?’”巡回护士徐蓉告诉记者,“许多病人进来都不敢睁眼,因为手术室太过明亮,布局也与病房完全不一样。”她握着冯德发的手为他做了术前的心理护理。普通手术病人只建一条静脉通路,冯德发则有三条,分别和左右手腕以及颈部相连。“我们选择了他最粗的血管来做穿刺,用了最大号的留置针,再连接粗的输血器,为的是在大出血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输液。”手术台旁边的监护仪上除了常规显示的心率和指脉波,还有冯德发的动脉波和中心静脉压。“动脉波体现了病人每秒钟的血压变化,反映的是他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的收缩功能和血容量多少。中心静脉压则可以监测他回流心脏的血液情况。”麻醉师王建斌介绍说。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76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