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南希
2022-06-20·阅读时长8分钟
【解读】李南希
大家好,我是南希。最后一届巴菲特慈善午餐(2022年6月17日)拍出历史最高价1900.01万美元,远远超过上一届波场创始人孙宇晨花费的457万美元的出价纪录。胜出者最多有机会邀请7人与巴菲特一起,在纽约史密斯与沃伦斯基牛排馆(Smith & Wollensky)共进午餐。巴菲特慈善午餐的首次拍卖开始于2000年,迄今为止已募集了超5300万美元的善款。这些善款最后交由旧金山的慈善组织(格莱德基金会),帮助无家可归的人。由于新冠疫情,巴菲特午餐从2020年起已暂停举行2年。本期听外刊,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顿不简单的午餐,和巴菲特吃过午餐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我们来看一看投资人莫尼什·帕伯莱在和巴菲特吃完午饭后怎么说。2008年,莫尼什以65万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 莫尼什提前查阅了牛排馆的菜单,心想着不能让点菜浪费了宝贵的对话时间。《华尔街日报》2019年5月31日刊也曾表示,万一巴菲特在午餐期间只聊奥马哈的天气可怎么办。奥马哈就是巴菲特的老家和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所在地。
到了餐厅,莫尼什发现是自己多虑了,穿着深色西装、系着黄色领带的巴菲特从容淡定,非常熟练地点一份五成熟的T骨牛排、薯饼和一杯樱桃味可乐。精力充沛的样子实在不像一个77岁的老者。 莫尼什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还有一位朋友参加了这次午餐,这顿饭他们吃了3个小时,讨论了55个话题,比如投资者的价值体系、查理·芒格,以及选择正确的人生伴侣的重要性。莫尼什在《今日商业》2008年8月24日刊中说,在这次午餐中,让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巴菲特的投资哲学,而是他对前妻苏珊的爱。巴菲特说,没有她,自己不会这么成功。而且,苏珊的善心一直影响着巴菲特。她经常会把的患有艾滋病且无家可归的人带到她位于旧金山的家中,帮助他们走完人生最后的路,她甚至把自己的卧室让给了这些病患,卧室里可以看到旧金山海湾的壮观景色,而她自己睡在客厅里。正是由于苏珊的举动,巴菲特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他把自己的巨额财富中的大部分捐赠给了慈善组织。
午餐过程中还有两件事,一直影响着莫尼什。在午餐之前,莫尼什给巴菲特寄了一份自己公司的年度报告,巴菲特不仅读了报告,还给比尔·盖茨和查理·芒格每人各寄了一份。巴菲特说这是他读过的最好的非盈利机构的年度报告,这给了莫尼什巨大的信心。
莫尼什还向巴菲特请教目前是否是开展自己工作的最好时机,是否应该再等几年再开始。巴菲特的回答很简单,他说:“等待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好主意,考虑到生活的不确定性,赶紧行动吧”。午餐结束之前,巴菲特提议安排莫尼什和查理·芒格共进午餐。到这里,这顿饭的价值再一次升级了。
其实除了人脉的扩展,我认为莫尼什还收获了一种无形的能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自己非常仰仗的贵人聊过天,即使是对方一些朴素的话语,都足以令我们感到无比兴奋,那是一种被密度很高的能量笼罩的感觉。更何况莫尼什提议希望巴菲特把手放在他的头上祝福他,而莫尼什则把手放在巴菲特的脚上,巴菲特说,“莫尼什,你让我做什么我都会做。”于是,莫尼什如愿得到了一张无比温馨的无价的照片。(https://www.businesstoday.in/magazine/columns/story/my-lunch-with-warren-buffett-128624-2008-08-04)
刚才我们说到莫尼什带了一位朋友来参加巴菲特的午餐,我们现在来说一说这位朋友吃完这顿饭之后的收获。两个人在听同样的对话时,往往能听到不同的东西。这位朋友叫做斯皮尔。事后斯皮尔总结道,这顿饭值回了每一分钱,斯皮尔没有向巴菲特请教投资技巧,而是把这顿午餐当作个人成长的机会。
美国《商业内部》2015年6月30日刊说,在这次午餐之后,斯皮尔在两大方面改变了自己:斯皮尔说,我以前低估了一种力量,那就是确保我身边的人比我更好,我可以在他们身边进步。他把注意力集中在“给予者”而不是“索取者”身上,当他与索取者保持距离时,他开始注意到周围的给予者。
第二个启发是,要学会根据“内在”和“外在”的自己来做决定:你是根据自己真正相信的东西来做决定,还是根据别人对你的看法来做决定?区分好这两个问题,可以直接触及自我怀疑的核心,那顿午餐之后,斯皮尔决定更仔细地倾听内心的声音。一年之内,斯皮尔离开华尔街,前往瑞士的苏黎世生活。
虽然65万美元一顿午餐真的不便宜,但斯皮尔说,这个价格其实非常超值。因为巴菲特带着巨大的精力出现在自己身边,花了3个多小时全身心投入,认真回答提出的任何问题。(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lessons-from-lunch-with-warren-buffett-2015-6)
2008年也就是莫尼什和斯皮尔之后,每一场拍卖的成交价都超过了100万美元。据悉,巴菲特会和大家讨论的话题包括职业建议、人生经验,甚至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工作机会。《观察家》2022年6月13日刊说,曾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都和巴菲特吃午餐的对冲基金经理韦施勒(Ted Weschler)在与巴菲特午餐一年后被伯克希尔·哈撒韦聘用。自那以后,他一直留在公司,很多人认为巴菲特退休后韦施勒可能成为继任者。(https://observer.com/2022/06/warren-buffett-final-power-lunch-auction-start-ebay/)
下面,我们再看看2016年花费345.6789万美元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扎克•弗里德曼怎么说。和2008年一样,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巴菲特坦率且直接地回答了扎克提出的所有问题,偶尔还显示出敏锐的幽默感。巴菲特说,伯克希尔拥有可口可乐8%点多的股份,所以他可以从12罐可乐中获得一罐的利润。
扎克告诉美国《商业内幕》2020年11月29日刊,他意识到巴菲特真正的智慧不是关于生意的,而是关于生活的,巴菲特告诉扎克,你要用你喜欢的东西,用你自己的方式,用你自己的目标生活。巴菲特还说庆幸自己还活着,他不想给任何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想变得像其他人一样。他知道自己是谁,他乐于做自己。扎克总结了5个巴菲特对待生活的智慧。
第一,巴菲特很乐观,对生活和事业的长远看法是积极和开放的态度,这就意味着他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第二,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巴菲特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大流。当你有了一套自己的原则,就已经知道如何评估风险了。
第三,巴菲特作为一个商人,没有选择纽约,而选择了自己的家乡奥马哈。1958年,他花了3.15万美元买下自己的房子,此后一直住在这里。他喜欢芝士汉堡和漂浮沙士,漂浮沙士是一种饮料,有点像雪顶咖啡。当然,炒股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原则。
第四,巴菲特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他真的很擅长做一个投资者,所以他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这一方面。同样,他绝对不会投资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当你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生活就会更有效率。
第五,巴菲特是个工作狂。他很少依赖团队,总是自己了解细节,进行分析,对自己的生意了如指掌。
《商业内幕》认为巴菲特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有些选择是你自己做的,而有些是别人为我们决定的。我们每天醒来就意味着每一天都是一个选择你想要的生活的新机会。
这次会面之后,扎克在2019年创办了自己的个人理财公司(Make Lemonade),之前他在黑石集团、摩根史丹利等金融公司工作了15年。(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i-had-lunch-with-warren-buffett-and-learned-live-purpose-2019-8)
最后,我们再看看2019年花费4567888美元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比特币企业家孙宇晨是如何利用这次午餐的。孙宇晨是加密货币平台波场(Tron)的创始人。孙宇晨致力于比特币和加密货币行业,而巴菲特对这个行业一直不屑一顾。孙宇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说服巴菲特投资比特币。但是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年会上就曾表示过,比特币是一种赌博手段,里面有很多骗局,还有一些人为此失踪了,投资比特币没有任何意义。查理•芒格更是直言不讳,称投资比特币就是在犯傻。而且当时比特币的总价值在一夜之间蒸发了190亿美元。那孙宇晨是否说服巴菲特了呢?我们无从得知,但这至少是孙宇晨向巴菲特介绍有关加密货币的一些新想法和新信息的机会。不论巴菲特是否会投资加密货币,这顿午餐都给孙宇晨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和人们对加密货币更广泛的讨论和观摩机会。(https://www.inc.com/minda-zetlin/warren-buffett-lunch-justin-sun-bitcoin-cryptocurrency.html)
最后的最后,想和大家聊聊我做这一期听外刊的感受,我觉得成功没有太多的捷径,如果有捷径那就是努力创造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一起的机会和时间,这个优秀的定义就很广泛了,如果您想有钱,就和比自己有钱的人接触;如果您爱生气,就和幽默的人一起玩;如果您觉得生活很无趣,也可以来听听外刊嘛。世界之大,不止我们眼前的一幕幕,还有无数等待我们自己去争取的机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好、心理更阳光更健康、经济条件更优渥、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才是我们应该多琢磨的事情。行,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吧,如果大家对巴菲特感兴趣,我们之前还做过一期《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藏着哪些商机?》,大家可以点击文稿区的链接,免费收听。大家对什么话题感兴趣,随时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是爱读外刊的南希,拜拜了您嘞。
(点击上图收听往期栏目)
制作人:李南希
音频编辑:张译丹
审校:天健
发布时间:2022年6月20日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2人
when they go low,wo go high.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