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奇奇怪怪的冷知识 | 动物篇

作者:李南希

2022-07-11·阅读时长6分钟

4554人看过
【听外刊】蛇如何在缠绕猎物时呼吸?为什么海边的贝壳越来越难找了?黑猩猩会拿昆虫疗伤吗?昆虫能利用疼痛机制保护自己吗?为何没人愿意当兽医了?

奇奇怪怪的冷知识 | 动物篇

12.0MB
00:0008:45

【解读】李南希

大家好,我是南希。本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在外刊中读到的奇奇怪怪的小知识,主要是和动物相关的。蛇如何在缠绕猎物时呼吸?为什么海边的贝壳越来越难找了?黑猩猩会拿昆虫疗伤吗?昆虫能利用疼痛机制保护自己吗?为何没人愿意当兽医了?

 

当蛇用致命的拥抱将猎物包裹起来时,它们不仅对猎物施加压力,也会挤压到自己的肺。那蛇是如何使用复杂的呼吸技术来避免自己把自己勒死的呢?

美国《科学美国人》2022年7月刊说,蛇不像哺乳动物那样使用横膈膜来给肺部充气,而是激活狭长的胸腔周围的肌肉。但挤压挣扎的动物会限制这些肌肉,蛇是如何在这种收与缩的矛盾中生存下来的呢?

布朗大学的科学家说,蛇可以在特定时刻有选择地移动胸部任何部位的单个肋骨肌肉,通过狭窄的区域吸入空气,尽可能多地吸收氧气,如果蛇胸腔中间部分的肋骨被限制活动,其余的肋骨会向后摆动,同时向上倾斜,将空气吸入肺部。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snakes-breathe-while-crushing-prey/

 

为什么海边的贝壳越来越难找了?美国《国家地理》2022年7月1日刊表示,如果你在1973年前往美国西海岸的沙滩,会发现大大小小的贝壳,甚至还能找到鲨鱼的眼睛,而如今沙滩上只有沙子。

大家都见过花园草坪维护,估计很少看到沙滩维护,为了保持沙滩的整洁,重型机械可以快速地筛除塑料、烟头等人类留下的痕迹,同时也会捞起海洋生物、贝壳和浮木。为了保护海龟,清洁工作一般不会在海龟产卵季开展,但是海洋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并没有像海龟那样得到同样的关注,这个领域的科学家的研究经费也没有研究海龟的科学家的经费高。

此外,不受监管的商业捕捞也加速了贝壳的消失。过去,在佛罗里达州的海滩上,人们可以找到足球大小的亮粉色女王凤凰螺,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商业捕捞,尽管佛罗里达州自1975年起禁止商业捕捞海螺,自1986年起禁止所有捕捞活动,但这里的女王凤凰螺数量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还有一些影响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曾经南美洲大陆架繁荣发展的庞大海洋生态系统崩溃了,与西班牙殖民者引入的牛有关。海底化石记录显示,在18世纪70年代之前,很少有沉积物从沿海草原流出。一个世纪的不受管理的放牧改变了生态系统,数百万吨的沉积物从河流注入大海。在大陆架外生活了4000年的腕足动物无法忍受淤泥,灭绝了。(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magazine/article/why-seashells-are-getting-harder-to-find-on-the-seashore-)

 

黑猩猩会拿昆虫疗伤吗?美国《连线》2022年3月8日刊说,2019年科学家在非洲加蓬洛安戈国家公园里观察到,一只黑猩猩连续15个月在自己或其他黑猩猩的伤口上揉搓昆虫共19次。为什么黑猩猩会这样做?科学家有两个推测,一是这些动物打算用药物治疗自己,二是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也被称为利他主义。如果摩擦昆虫没有任何好处,那么在整个群落中看到昆虫重复出现的概率就会非常低,但很难说这样做的好处究竟是什么。

在动物王国里,科学家的确观察到自我治疗的行为。有些可能是出于本能,比如猫或狗舔舐伤口。而有些可能包含文化和代际元素。京都大学灵长类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2003年,他们在坦桑尼亚的马哈尔山国家公园观察到一只生病的黑猩猩囫囵吞下了一种大麻,他们认为黑猩猩吃这些叶子是为了排出体内寄生虫。为什么科学家就这么认为呢?主要是当科学家发现寄生虫和树叶时,就能发现腹泻的黑猩猩,这表明黑猩猩“知道”吃掉这些叶子,可以将异物快速排出体外,类似的事件也发生在豪猪、大象和山羊身上。咱们再说回黑猩猩拿昆虫敷伤口,还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昆虫只起到了安慰剂的效果,换句话说,抓昆虫敷伤口只是一种表演,而其他黑猩猩在配合表演。

目前还没有定论,科学家下一步要做的是研究这种昆虫以及它们是否对黑猩猩的伤口真的有治疗作用。不论结果是什么,人类都应该意识到,我们不是这个星球上唯一互相照顾彼此的人。(https://www.wired.com/story/are-these-chimpanzees-using-insects-as-medicine/)


上面我们说昆虫被黑猩猩抓住了,科学家发现昆虫能感到疼痛,那它们可以调节疼痛吗,或者利用疼痛机制保护自己嘛?对人类来说,疼痛是大脑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这种能力让我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快速生存下来。我们有时候看别人受伤,就会产生“看着就很疼”的感觉,就会防止自己也做同样的事情。相反的,有些士兵在战场上对严重的伤害视而不见,是因为身体抑制了伤害感知信号,让我们有时间处理更危机的情况。美国《新闻周刊》2022年7月5日刊说,昆虫可能有一套神经系统来抑制它们对潜在疼痛刺激的反应,因此它们可以像人类一样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是我们不能询问昆虫的经历,也无法观察到类似畏缩或面部扭曲的表现,就像我们可以观察到经历疼痛的狗一样。之前科学家已经证实龙虾、章鱼和螃蟹是有知觉的生物,能够经历痛苦。之前听外刊做过一期如何地道地杀死一只龙虾,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看。

为什么要研究昆虫的疼痛机制呢?主要是因为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00亿,传统畜牧业加剧了气候变化,因此联合国建议大规模生产昆虫作为食物,而且商业化饲养各种昆虫供人类消费越来越多。让昆虫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为人类所用,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事情。(https://www.newsweek.com/insects-may-able-feel-pain-study-suggests-1721418)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为何没人愿意当兽医了?美国《大西洋月刊》2022年7月6日刊说,从2021年开始,美国各地的医院、诊所和兽医办公室一直处于人手短缺的状态。一些骨折的小动物需要等待好几个小时才能被医治。西雅图的一家宠物医院说,有时候医院里一天只有两位医生,却要同时面对17位小病人,全部治疗下来需要15个小时,且不说动物等待时间久,医生的身体也吃不消。而在纽约兽医短缺的情况就更严重了,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来照顾所有生病的动物。美国的兽医都去哪儿了呢?

新冠疫情之后,很多兽医不愿意冒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加班加点工作,很多人更愿意在家里远程办公。而且,美国兽医的工资较低,在麦当劳打工每小时能挣15美元,比兽医的时薪要高出很多。根据2020年1月美国动物医院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疫情之前,兽医的流动率就很高,每年有23.4%的人跳槽。许多经验丰富的兽医最终选择了人类医学,他们的许多技能都适用于人类医学,而且薪水也更高。

此外,这份工作也伴随着许多痛苦,比如看着宠物不治身亡、意外受伤,有些主人因为无法支付高额护理费用,不得已给动物实施安乐死等等。这些事情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兽医的心情,他们工作压力越大,工作时长越长,就越有可能辞职。(https://www.theatlantic.com/health/archive/2022/07/not-enough-veterinarians-animals/661497/)

行,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吧。每过一段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些动物的趣闻主要是希望大家了解这些动物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希望大家意识到保护生态系统的必要性。我同桌筱诗最近做了一期有关鲸类的书籍推荐——《跳入大海,去寻鲸!》欢迎大家点击文稿区的链接免费收听。我是爱读外刊的南希,拜拜了您嘞。

| 听外刊 |

听外刊栏目除了每周为您介绍7-10本全球最新、最权威刊物的封面故事,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科技、商业、流行趋势等,让您轻松快速掌握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您能想到的世界级好杂志,我们这里都有!每周一,听外刊与您不见不散!

(点击上图收听往期栏目)

制作人:李南希

音频编辑:张译丹

审校:天健

发布时间:2022年7月11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李南希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2人

when they go low,wo go high.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365天听外刊

听最有趣的外刊知识

664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