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南希
2022-08-15·阅读时长5分钟
【解读】李南希
大家好,我是南希。本期听外刊,我们来聊一聊压力下的暴饮暴食。为什么人类在压力之下会吃很多高热量的东西呢?暴饮暴食的人就是意志力弱的人吗?我们如何打破节食减肥、感到压力就暴饮暴食、感到愧疚、再节食减肥这个恶性循环呢?
为什么人类在压力之下会吃很多高热量的东西呢?我找了很多外刊资料,看来看去,觉得解释得相当全面的一篇文章来自美国《发现》2021年12月30日刊。说句题外话,如果大家对科普文章感兴趣,可以多看看《发现》《新科学家》《科学美国人》这几本杂志,文章的角度和观点都比较新,而且文章的用词比较简单,大家可以没事的时候找来读一读。我们再说回来,《发现》这篇文章开篇就说,压力下的暴饮暴食和缺乏意志力没有太大关系,一些人无论平时吃得多么健康,多爱锻炼,当强烈的负面情绪和压力出现的时候,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如同突然出现的巨浪,把他们打得措手不及。所以,有这种情况的朋友不要再认为自己不够自律了,你比我这种看见沙发或是床就想躺着人自律多了,问题可能出在别的地方。
神经学家认为,当我们真正感到压力时,生理反应不应该是吃东西,因为压力会让我们的身体释放皮质醇,它会向我们的大脑发出“我不饿”“我吃不下”的信号。但在现代社会,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用食物来让自己感觉更好,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是成功做了什么,都会想到吃顿好的犒劳一下自己,因此,当压力来袭的时候,吃一顿硬菜成为一种应对机制。也就是说,我们吃东西不是因为饿了,而是因为我们在向大脑的奖励系统发出信号。而且,外卖的速度也非常快,还没等你权衡利弊,动一动手指,已经吃完了。
当然大家会发现,有些人在压力大的时候会吃到停不下来,而有些人不会,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发现,容易受情绪影响的人的多巴胺系统反应比一般人更强烈,这是什么感觉呢?就是当一个人在压力下疯狂进食时,他们尝到的食物比实际上更好吃。而有些人的反应不强烈,吃点就觉得味道一般就不吃了,因此出现有人暴饮暴食有人不会这样。
此外,情绪化进食虽然有一些遗传因素,但主要还是和环境有关,比如工作中的压力、社交焦虑等。
而停止暴饮暴食非常难的一点是,我们刚才知道食物是一种心理上的奖励,当这种奖励行为被一次又一次地强化时,它就变成了习惯。研究表明,当行为重复得足够多时,它们就会变得自动化,与最初的奖励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https://www.discovermagazine.com/mind/the-neuroscience-of-emotional-eating)
下面,我们先来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吃多了,以及如果真吃多了,该怎么办。美国《商业内幕》2019年1月23日刊说,吃多吃少是一种主观感受,有的人就吃两口烤串就说自己吃多了,也是常有的事,那我们就来看看身体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吧。如果你吃到一半突然感到一阵潮热,而你吃的食物并不辣也不烫,这说明你可能是真吃多了,因为人体在消化食物时体温会上升。如果你发现盘子里的食物已经不那么好吃了,可能也说明你已经吃饱了。此外,吃得太多导致血糖水平飙升,身体不得已产生比平时更多的胰岛素,以保持血糖水平在健康范围内,因此这时我们的身体可能会感到头痛、口渴、疲劳或昏昏欲睡。对于消化器官来说,大量的食物会导致它们肿胀起来,从而产生腹胀、不适,甚至恶心、反酸水的情况。
如果真吃多了,该怎么办呢?专家的建议是,首先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温柔一些,不要催吐,可以在下一餐中加入健康、营养丰富的食物。然后多喝水,让身体保持水分,加速消化。最后在第二天多散步或练习瑜伽都有助于消化,不必做太剧烈的运动。(https://www.insider.com/what-happens-if-you-eat-too-much-2019-1)
那如何不再暴饮暴食呢?《Oxygen》2022年1月21日刊的办法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系的研究,比较实际,操作性也比较强,大家可以学习一下。
第一步,注意时机。研究表明,在压力大的时候,下午和晚上可能是暴饮暴食的高发时期,提前计划很有必要,准备一些健康的零食,或者提前吃舒服吃饱,就不会出现突然饥饿的情况了。
第二步,练习正念饮食。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营养学家说,正念饮食意味着我们要严格把关送进嘴里的食物,因此从购买、准备、烹饪到吃的过程中,都要关注食物。准备的步骤就不说了,吃之前暂停一分钟,想想所有的食材和为了吃上这顿饭付出的努力,感激自己的食物。在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饿着肚子爬上餐桌,但不能饿到前胸贴后背才开始吃饭。从小分量吃起,然后再吃份量最大的东西。小口咀嚼,咀嚼时放下餐具。
第三部,确定压力源。每个人受到的压力都不同,有些人在悲伤或生气的时候会强迫自己吃东西;有些人在社交场合暴饮暴食;最常见的是一边看剧一边暴饮暴食。尽量远离这些压力,不给自己吃吃吃的机会。
第四步,如果上面三步对你完全没有用,而你每周都会暴饮暴食,就需要找专业的营养师或心理医生谈一谈了,接受正规的治疗。
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始终记得,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https://www.oxygenmag.com/nutrition-for-women/nutrition-news/conquer-stress-eating-9854/)
行,本期我们就聊到这里吧,如果您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随时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是爱读外刊的南希,拜拜了您嘞。
【彩蛋】
本期邀请《一周书讯》的制作人、我的同桌筱诗来录制彩蛋,她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也推荐了几本能够带给大家力量的书,欢迎大家点击文稿中的链接免费收听。如果不过瘾,就点击下方图片收藏《一周书讯》的整个专辑,每周一听筱诗推荐好书,收获知识的力量吧。
(点击上图收听往期栏目)
制作人:李南希
音频编辑:张译丹
审校:天健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5日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2人
when they go low,wo go high.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