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

作者:郑筱诗

2022-09-11·阅读时长5分钟

12171人看过
【写留言赢实体书】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每天只以上班族的身份麻木地存在着。

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

12.7MB
00:0009:11

“一个成年人,每周有5天,要早早起来去做一项他内心知道其实没必要做的工作(这些工作纯属浪费时间和资源,甚至还会给世界带来害处),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让人沮丧和泄气的呢?这难道不是蔓延在我们社会中的可怕的心灵创伤吗?”

大家好,我是筱诗,我们今天聊聊“工作的意义”。如果能找到借口不去上班,你会不会很开心?很多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许原因不在于我们自身,而是我们的社会可能已被无用的工作渗透到千疮百孔。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在2013年写过一篇引起了一场国际小轰动的文章,今年出版的包含西方学界关于“后工作”研究的16篇代表性成果的《“后工作”理论》中就收录了这一篇。“后工作”理论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下异化劳动的弊端,萌生出的对未来文明的一种思考。


徐志伟 主编 / 王行坤 主编 / 王行坤 等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2-1 

格雷伯在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好像有人纯粹为了让我们有点事做而凭空造出来一些毫无意义的工作。”这篇文章颇受欢迎,得到广泛传播,格雷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组成了一本书《毫无意义的工作》

他在书中进一步下定义,一份毫无意义且往往有害的定期领薪水的职业,其无意义或有害程度是如此之高,乃至从事这份职业的人都无法为其找出合适的存在理由。虽然要从事这份工作有一个条件,即从事者不得不假装这份工作的存在是完全合理的。他将这样的工作称为“狗屁工作”,并进一步归纳狗屁工作的种类,描述了它给从事者带来了种种精神暴力,分析它明明毫无意义却为什么会激增,社会为什么对此无动于衷,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大卫·格雷伯 / 吕宇珺 / 中信出版社 / 2022-7 

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工作?要深入思考人类与工作的关系,我们需要先追根溯源,探究工作的起源和演变历史。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在《工作的意义:从史前到未来的人类变革》这本书里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人类工作的起源和演变历史,明确指出与当今人类相比,早在原始社会狩猎采集者的工作量要少得多,却依然能够过着丰富、休闲的生活,可以说对现代人类颇具启发意义。

当代社会将人物化为工具,不停地给自己闲着的手和不安分的头脑找点活干,并从中获得满足感。我们创造出的工作岗位会令人获得意义感或满足感吗?我们会给这类给人带来意义感或满足感的工作提供足够的回报吗?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取代大批劳动力,必然有更多的人失去在后工业时代赖以谋生的最后“庇护所”,这为我们反思人与工作的关系创造了一个机会。我们应该跳出对经济增长的执念,认识到在95%以上的智人历史中,工作都不曾是人类关注的重心。


[英]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 / 蒋宗强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1-3 

比毫无意义的工作更具伤害性的,是企业在劳务管理上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工作。《吸血企业: 吃垮日本的妖怪》就说到年轻人在职业工作中存在问题,其根源在于他们自己的“自私”和“任性”,很少人会把这种社会现象与企业的用工管理制度联系起来。吸血企业”这个词原本是指“拥有黑社会背景的企业”,涉黑色彩很重,但最近其用法发生了变化,被普遍用于形容“以违法的劳动条件剥削年轻人的企业”。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从年轻人的角度“告发”企业用工状况的词。因此,这个概念被赋予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含义。

吸血企业问题已经在日本社会造成了诸多弊病,造成的伤害不仅限于个体,还波及家庭、国家和社会。本书将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①吸血企业如何向个人露出狰狞的獠牙;②个人应该如何对付吸血企业;③吸血企业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及其现状;④社会应如何防治吸血企业造成的危害。当然,在时代和环境剧烈变化的现代社会,企业培育新人的难度确实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企业的劳务管理同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吸血企业这一概念不同于以往把社会问题归咎于年轻人自身原因的看法,它明确地将矛头指向了企业一方。

 


[日] 今野晴贵 / 王晓夏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22-8

改变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时候了!

《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探讨了我们下班后的生活应该如何度过?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开始思考如何把下班后的时间变成有意义的时光。

很多人都认为工作日就是上班的日子,周末就是不上班的日子。其实,这种想法是把“一天”看作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把一天拆开来看,把一天当成两天来过,我们下班后的时间正是让我们重获新生的礼物。

工作日并非24小时都在工作,周末也不是24小时都在娱乐和休息。如果不把这些不同性质的时间胡乱地捆绑在一起,在无尽的拖延中荒废,而是专注于每个当下的瞬间,可利用的时间就一定会变多。


 [韩]柳韩彬 / 杨名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22-8

事实上,当我们下班后用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充实时间并非消耗,而是在积攒能量。除去那些在工作中被要求的事情,主动去做一些无须上级批准,完全由自己主导,只有自己才能做到并且得心应手的事情也同样重要。这样,即使我们搞砸了手头上的工作,也能在其他领域感觉自己是个重要的人。

下班后,不再被工作时间里所承受的压力所束缚,而是转移注意力,完全专注于自己,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不再把全部价值感都建立在工作上,放松心情,将本职工作视为自我实现的诸多途径之一。这么一来,我们也许反而更喜欢原来的工作,做得更愉快,也更好了。简而言之,当我们不再把自己的身份局限于公司职员,局限于麻木的打工人,而是多方发掘自己的用处时,就能活出更加丰富的人生。

更多内容欢迎进入《无意义工作的二十个特征》


点击图片进入数字刊

Kryust - 晚霞

silky soap - when we

订阅方式


👆点我

👆订阅我

手机下方进入“我的”-“播客订阅”

👆每周一来找我 

制作人/主播:筱诗 音频制作:译丹 发布时间:2022年9月11日 开奖时间:2022.9.18

【赠书大放送】赠书参与方式:在本期留言区留下你的想法,我们会在一周后评论区开奖,评论收到官方回复,即视为中奖,请及时查看,过期不候,奖品将于两周内寄出。受疫情管控,部分出版社库房被封禁,暂时无法寄书,请中奖者耐心等待,我们会第一时间寄出。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郑筱诗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3人

三联中读《一周书讯》栏目主播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一周书讯

一本好书和它引领的智识生活

979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