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蕾
2022-11-06·阅读时长8分钟
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大家好,我是筱诗,我们的第101期节目跟大家分享了复旦大学教授、著名书评人马凌老师的私家书单,是她在今年重读的几本经典作品。这期节目呢,我们继续聊经典,想聊聊那些“伟大的家族叙事”。
这个选题最初缘起于北京理工大学广受好评的一门讲授《红楼梦》的公共课,这门文学类课程为什么会在一所理工类大学里很受欢迎?这得益于主讲人刘晓蕾老师的讲授非常生动风趣,她也因此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公共课教师”。刘老师对《红楼梦》阅读、讲授、研究多年,对一系列文学巨著中的“家族叙事”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期节目我们通过几本不同的关于家族叙事的文学名著,来看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族叙事展现出怎样不同的文学魅力。
今年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逝世60周年。对福克纳来说,《喧哗与骚动》是心血花得最多、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小说讲述的是杰弗生镇上没落的康普生家族的悲剧。老康普生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律师,康普生太太则自私冷酷,念念不忘自己大家闺秀的身份。他们育有三子一女,全书采用的正是这四个人物的视角。女儿凯蒂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她从“南方淑女”的规约下冲出来,却走过了头,成了一个轻佻的女子;长子昆丁敏感孱弱;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力——“喧哗与骚动”这个书名正来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人生就是一个白痴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说到《喧哗与骚动》,我们印象最深的可能是福克纳的意识流写法,非常前卫,也非常晦涩,传统的时间和因果链条都被福克纳给打乱了,对普通读者来说,有巨大的阅读挑战。福克纳也说《喧哗与骚动》是“最使我心烦、最使我苦恼”的作品。刘晓蕾说,我理解这个痛苦,是他揉进了自己的人生经验——福克纳本人的婚姻也有一个被打乱了的时间线:他20岁时,爱上了一个叫艾斯特尔的人,可是,艾斯特尔跟别人结了婚又离了婚,一直到十年后,他们才结婚。这十年,他们错过了,又重拾了回来,但一切都不一样了。可能这样的错位感启发了福克纳独特的时间记忆,在这本书里,处处是时间的错位:死去的人并没有离去,就是说,“过去永远不会死,它甚至还没有过去。”生与死,新与旧,过去与现在,奇特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现代文明社会之外的神奇而荒谬,却又无比真实的世界。
楚尘文化✖️中信出版·大方图书品牌于2022年7月推出“福克纳经典作品”系列李文俊译本——《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和《去吧,摩西》。
福克纳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和1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因“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也被誉为 “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962年7月6日,福克纳这位文学天才离开了我们。
20世纪30年代,福克纳就被介绍到了中国。1984年开始,李文俊翻译的《喧哗与骚动》《我的弥留之际》《去吧,摩西》《押沙龙,押沙龙!》等重要的小说陆续翻译出版。当时,莫言、贾平凹、余华、苏童、格非、叶兆言等无数的青年作家都受惠于福克纳。余华说:影响过我的作家很多……可是成为我师傅的,我想只有威廉·福克纳。
在福克纳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莫言写道:“十几年前,我买了一本《喧哗与骚动》,认识了这个叼着烟斗的美国老头。我首先读了该书译者李文俊先生长达两万字的前言。读完了前言,我感到读不读《喧哗和骚动》已经无所谓了。李先生在前言里说,福克纳不断地写他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终于创造出一块自己的天地。我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跳起来,在房子里转圈,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即也去创造一块属于我自己的新天地。”
可以说,福克纳那块邮票般大小的故乡——“约克纳帕塔法”,给了很多怀有巨大创造欲的年轻作家们以无穷的灵感,在那个虚构的文学共和国之下,于是有了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苏童的“枫杨树乡”、贾平凹的“商州世界”……
深受福克纳影响的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创造了具有魔幻色彩的马孔多和卡恩迪亚家族。很多人说《百年孤独》不好读,外国人名很难记,但是刘晓蕾说:“抓住规律就非常好记,而且请相信我,《百年孤独》的叙述是很有节奏感的,你一旦进入这个世界,就欲罢不能。”
而拨开魔幻的外衣,《百年孤独》写的就是卡恩迪亚家族的历史,从初创到消失的百年。这个百年家族有七代人,似乎进入了宿命的“鬼打墙”里:一百年间的七代人,不断出现乱伦的渴望和事实,而上校不停地做小金鱼,做好又熔掉,熔掉再做新的……世世代代的辛劳,创造不了任何价值,都是在原地“打转转”,形成了“令人恼怒的恶性循环”。透过百年家族的历史,马尔克斯告诉我们:如果跳不出家族这个圈,个体就会永远失去自我,陷入致命的永恒的孤独。最后,一阵龙卷风把马孔多连根拔起,从此地上再没有马孔多,也没有卡恩迪亚家族。但马孔多和卡恩迪亚家族却是一个民族的缩影,孤独就是它的烙印。
[哥伦比亚] 席尔瓦娜·帕特尔诺斯特罗 / 盛妍 / 南海出版公司 / 2022-4
《孤独与陪伴》是一部关于马尔克斯的 “口述史”, 作者是席尔瓦娜·帕特尔诺斯特罗,哥伦比亚作家、记者。1999年,被《时代》和美国广播电视新闻网评选为“新千年拉丁美洲五十位领头人”之一。2000年,她开始走访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亲友,撰写这位文学大师的口述史《孤独与陪伴》。收录了与加西亚·马尔克斯亲近之人的话语,像是他的挚交、损友、亲人围坐在一起,用最直接的方式向我们描述这位伟大的作家。
《卡拉马佐夫兄弟》讲述就是卡拉马佐夫家族的故事,小说通过一桩弑父案件,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家族里每个人都各怀心事。老父亲是个恶棍式的人物,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大儿子跟父亲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弑父”冲动。一天黑夜,长子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不能再剧透了)
大儿子也因此受审,但二儿子和三儿子早就从思想上跟父亲决裂了,这也是一种观念上的“弑父”。所以你看,这个家族早就四分五裂了,既没有道德的规训,也谈不上家族的传承。大家还能凑在一起,不过是共同拥有“卡拉马佐夫”这个姓氏,唯一的联系就是血缘基因。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什么写这样的家族?他关心的不是家族,而是人性本本,是俄罗斯的精神和未来。在书里,大儿子代表了肉体的欲望,二儿子象征着理性,小儿子是一个东正教的教士,代表了超越的精神,可能预示了俄罗斯的未来。为什么是可能呢?因为《卡拉马佐夫兄弟》只是陀思妥耶夫斯宏大计划的第一部,但他只写了这一部就去世了。小说源于一桩真实的弑父案,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弑父案,而受害人的几个儿子在某种程度上有串谋之嫌;在深层次上,这是一幕关于人精神的戏剧,讲述了一个情欲、信仰、理性与自由意志间的道德角斗。
三联书店在今年根据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版整理重印了耿济之译本、译林出版社的臧仲伦译本,都值得关注。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 臧仲伦 / 译林出版社 / 2021-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纪念碑”丛书,从2014年开始陆续推出了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种子、受难的年代、自由的苏醒、非凡的年代、文学的巅峰),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权威研究者、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约瑟夫·弗兰克。到今年,这五卷本终于出齐了!
这套完整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标准传记”,融合传记、文学批评和社会文化史的实验,全面诠释作家坎坷壮阔的人生和深渊般的作品,带你跟随19世纪的思潮涌动探索俄罗斯社会。读库的创始人老六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读大部头的书特别性感。我想用五卷本的大部头来了解陀翁,也是挺“性感”的一个阅读经历。
约瑟夫·弗兰克 / 戴大洪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2
可以说,《喧哗与骚动》《百年孤独》《卡拉马佐夫兄弟》都是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观照“家族存在”,家族是作为他们观察世界和人性的一个视角和工具;但《红楼梦》不一样,在曹雪芹的笔下,家族就是存在本身。作为阅读、讲授和研究《红楼梦》很多年的一个红迷,刘晓蕾经常会遇到读者问这样的问题:《红楼梦》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它被誉为名著中的名著?对我个人而言,《红楼梦》以它独特而深邃的方式,解答了我的很多疑问,比如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又是谁?
刘晓蕾认为,曹雪芹对血缘亲情总是笔下留情,他是典型的中国作家。他不仅会写少女们的美,还会写老年人。贾母既有审美,又有眼光,能跟小辈们打成一片,并对穷人礼遇有加,很多人都很喜欢她。如果对传统家庭没有感情,是不会写出这样一个老太太的。更因为如此,这个家族的衰落,悲剧感会更强。读《红楼梦》,你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都是家族的产物,不管走到哪里,身上都拖着长长的原生家庭的影子。可以说,《红楼梦》里有我们中国人集体的原生家庭,有我们的烦恼、痛苦、绝望,更有最深层的依恋。
刘晓蕾 / 译林出版社 / 2022-8
如果你想与我们一起品读《红楼梦》,或者想重温一下这部文学经典,欢迎你加入三联生活周刊·三联中读✖️刘晓蕾✖️译林出版社联合推出的《红楼梦》共读营活动,11月14日正式开营。
👆点我
👆订阅我
手机下方进入“我的”-“播客订阅”
👆每周一来找我
制作人/主播:筱诗 音频制作:译丹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6日 开奖时间:2022年11月13日
【赠书大放送】赠书参与方式:在本期留言区留下你的想法,我们会在一周后评论区开奖,评论收到官方回复,即视为中奖,请及时查看,过期不候,奖品将于两周内寄出。受疫情管控,部分出版社库房被封禁,暂时无法寄书,请中奖者耐心等待,我们会第一时间寄出。本期配乐:
Dennis Kuo - Track in Time (Piano Version)
J. Ralph - Dolphins & People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