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倒戈的Photoshop压向Windows 7

作者:尚进

2018-02-24·阅读时长3分钟

35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81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Adobe公司创始人约翰·沃诺克 )

“那些将软件包装成精美盒子,像卖水果一样摆上货架,并且贴上优惠标签的商店,10年内都得破产。”这是1999年自由软件运动兴起时,自由软件运动精神领袖理查德·斯托曼的诅咒。当时很多人把自由软件推崇的免费精神,当做商业上的不负责任,认为软件开放源代码会影响安全,而免费更会直接损害软件编写者的商业利益。以至于在此后的10年内,自由软件最具代表性的Linux操作系统,仅限于驱动服务器和手机的软件平台,每一位电脑消费者还被牢牢地捆绑在商业软件贩卖拷贝的老套路上。也正是因为对于自由软件运动的群体性怀疑,比尔·盖茨在5月初可以大言不惭地宣布,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全球已经发售了1.4亿份。可谁调查过这1.4亿份商业拷贝中,有多少是随新电脑捆绑预装销售的呢?

过去25年,以微软为首的一批商业软件巨头建立起来的商业软件贩卖规则,正在经历最猛烈的冲击。一份拷贝加一张授权许可,这种老套路的发财模式,似乎快走到头了。最简单的观察来自商业软件零售领域,诸如Compusa、BestBuy这类平价电脑连锁店,在过去3年内,商业软件货架面积至少削减了一半,除了操作系统、杀毒软件和办公软件,几乎找不到其他什么成类别的软件商品了。实际上,商业软件零售领域遇到了跟唱片店类似的困境,大家都不愿意花费超过30美元买商业拷贝,更愿意以折扣价格在网络上直接下载。并不是全球消费者都投身于软件的网络盗版,而是大家觉得花钱买软件,有点不值了,至少是心理上产生了轻微的抵触。

伴随这种对于商业软件消费观念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打上了软件的主意。Google绝对是典型,文本软件Docs、照片管理软件Picasa、日程管理Calendar,以往几乎要花费数百美元才能够买齐的商业软件,都被Google以免费的形式提供出来。甚至为了争取流量,Google中国公司在5月初找到老牌商业软件公司金山,把金山已经卖不动的翻译工具变种到互联网上,打出了“谷歌金山词霸”的幌子。互联网广告无形中替使用者支付了软件费用,以往卖正版使用许可的很多工具软件,都以互联网免费软件的模式重生了。

文章作者

尚进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知识决定力量

中国产业的升级路径

71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