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琪
2017-06-07·阅读时长1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752个字,产生27条评论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160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专访导演与阿米尔·汗
380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悠悠小壶划线
04-10 09:41
印度人在看电影时的情感外露,常常让外人感到惊奇。当电影里喜欢的明星出现时,众人欢呼,帕萨说:“这不正像你们中国人看京剧时的喝彩吗?影星对一些人来说就是神,是他们带着大家进入了完全不同的世界,一走出影院,这个梦马上就消失了。”不过看电影不同于京剧表演的现场性,电影中的人物无法与观众互动,可是印度观众们并不在意,他们投入地与电影里的人物一起爱恨,遇到歌舞表演时还能站起来跟着又唱又跳。
A小美发布读感
02-24 12:16
带有思考和反思的好文章
A小美划线
02-24 12:10
电影《摔跤吧!爸爸》合作方之一、孔雀山影业的印度合伙人帕萨告诉我说,印度因为贫富差距特别大,看电影是穷人不可多得的“做梦”方式。他们日常生活不如意,一旦进了影院,大家不想再看到和自己现实生活一样的东西,所以热闹的歌舞表演、壮丽的异域风光,特别让人满足,“这是很多人看到外部世界不可多得的窗口”。
爱读1划线
12-11 15:37
,蒂瓦里放心了。他看到了一位严厉却不乏柔情的父亲,女童早嫁的乡村中他曾多年遭受讽刺嘲笑。摔跤项目极少有印度女性参加,普加特想生儿子,女儿们却一个接着一个来报到。父亲对女儿的训练非常苛刻,但是一开始他只提出让女儿们试一年,如果女儿们不是这块料,他也不会不顾一切地把她们往摔跤的道路上推。“我看到了足够的潜力,他们
12-07 13:18
”如今印度电影的歌舞更加注重自然化,强调与电影叙述的结合,很多印度电影的“标配”是四段歌舞。
12-07 13:17
在《摔跤吧!爸爸》中出现的歌舞环节,变得相当克制,并且与情节紧密结合
12-07 13:14
2015年阿米尔·汗开始全身心投入角色,他的摔跤训练、增肥减肥表现出的敬业,让所有人叹服,整个剧组在漫长的前期准备工作后,这才进入到拍摄阶段。与明星动辄找替身的中国电影相比,印度演员的专业精神,也为他们获得了中国观众的认可。
12-07 13:10
阿米尔·汗和几位女星在影片里表现出来的专业摔跤技术,也让中国观众感到吃惊。怎么表现好摔跤,曾是导演蒂瓦里面对的最大难题。他告诉我说:“最难的在于首先要完全吃透这项运动,要让人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我们从理解摔跤动作开始,探索如何编排这些动作,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把它们拍摄出来。这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工作,好在制片方完全理解我们的想法,愿意花时间等待我们往最理想的状态慢慢磨。”剧组成功地把摔跤这个小众运动拍出了魅力,让观众看到了它的精彩之处,不少人看完电影后发现,“原来摔跤比赛这么好看”
12-07 13:08
本来喜剧最难跨地区,因为另一个地方的人不知道笑点在哪里。但这部戏让中国观众笑个不停。“它用传统社会父亲和女儿的形象,来挑战社会看重生男孩儿的问题,中国观众太明白了。东方文化的语境以及中国和印度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处境,使这个片子到中国就转化为一个全家主题的电影,满足全家观影需求。中国和印度是第三世界的‘现实共同体’,在这部戏里大家强烈感受到了这点。” 《摔跤吧!爸爸》把吉塔的教练塑造成反面角色,将印度的国家体育学院和无能的官员进行了讽刺,这种点到为止的挖苦让人会心一笑,说出了中国人想说却在自己电影里很难看到的心里话。
12-07 13:07
这部电影的最终高潮性的情感,在于女儿将赢得的金牌递给父亲时,父亲再给女儿戴上,说出了“你是我的骄傲”。“一位父亲以女儿的成功为荣,这是一个普世的基本情感。女儿走上这条道路的被迫性,被一种喜剧化的方式化解。”而影片选择一位堂兄的视角来叙述,也是一种使故事贴近观众的方式。堂兄作为故事发展的“串编者”和点评者,提供了喜剧和性别的双重软化剂,杜庆春说:“这位堂兄一方面是喜剧性的噱头,一方面是软化性别冲突的‘性别干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