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筱诗
2023-04-02·阅读时长5分钟
听书频道在4月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不打烊」读书月,日日更新。我们的一周书讯栏目也会每周推出一期特别节目,本期我们聊的话题是2023年大家不可错过的几本非虚构类好书。
《冷血》是一部成为非虚构写作史上的里程碑的作品,就是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在1966年出版的《冷血》,今年又出了重印本。(他的另一部成名作《蒂凡尼的早餐》,被誉为《时代周刊》“百部最佳英文小说”。)《冷血》讲述的是一起震惊全美的灭门惨案,在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克拉特一家人全部被两名凶手残忍杀害……两名凶手从这起谋杀案中得到的只有几十美元、一副望远镜和一个收音机。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这条冷血之路?卡波特在进行长达六年的访谈和调查之后,对象包括死者亲友、邻居、当地警察,以及两名犯罪嫌疑人,在作品中将案件逐渐得以还原。
强烈推荐大家去听《苗炜·文学的30种滋味》中《我的人性只够怜悯我自己》《被烧得那么彻底》这两讲,苗师傅详细讲述了《冷血》的写作过程,和被翻拍成电影的故事,可以看得出来苗师傅真的很喜欢这部作品。
《村子里的陌生人》是詹姆斯·鲍德温最重要的一部散文集,《卫报》评选百佳非虚构作品No.26。鲍德温是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因批判美国种族政治的扭曲和阴暗而久负盛名。作为一个黑人,他总是用一种“特殊的态度”来看待莎士比亚、沙特尔大教堂、伦勃朗、帝国大厦和巴赫:“这些东西不是我创造的,不包含我的历史。我也许会永远徒劳无功地在它们之中寻找自身的影像。我是一个闯入者,它们不是我继承的遗产。”但即使如此,即便常常被拒之门外,鲍德温对他自己、对他的世界、对黑人还是充满乐观。甚至当他描写身为美国黑人的可怕处境时,他仍会带给我们一份乐观。这份乐观,有时像是隐约的背景音乐,有时像是绵绵不绝的鼓声。但是,在整本书中,鲍德温没有用一个叱喝的字眼,或许这能证明,他坚信自己的理念。
在《土生子札记》一篇中,他说,“我觉得,父亲很英俊。我是从照片和我对他的记忆中得出的结论。……他肯定是我见过的最没有好声气的人;不过必须得说,他身上还是潜藏着别的东西,赋予他巨大的力量,甚至是征服一切的魅力。我想,这与他的黑有关,他的皮肤非常黑——又黑又美,他知道自己很黑,但不知道自己很美。”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充满了情感,也充满了力量。
《世界:20世纪的道别》英国作家、历史学家简·莫里斯,被誉为二战后最伟大的十五名作家之一。莫里斯的一生颇为传奇,参加过二战,在46岁时,早已娶妻已经结婚有四个儿女,但他还是去做了变性手术。《世界:20世纪的道别》是一本文化随笔集,记录自己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全球历程。莫里斯见证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时刻,从人类首次登顶珠峰,到艾希曼审判和柏林墙的倒塌,再到香港的回归;纷扰不断的中东、混乱的加勒比、冷战中的苏联、分裂的南非、逐渐褪去帝国光环的英国、流动的欧洲……在历史的变革中,她捕捉到世界剧变的20世纪下半叶中那些决定性的细节。“作为一个新手和老兵,一个男人和女人,一个记者和有抱负的写作者,在这半个世纪,我游历了这个世界,并且写下它。”从新闻记者到文学作家,在双重身份变换间,她始终敏感地注视着这个世界。
《克拉克森的农场》的作者是英国媒体人、作家杰里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生于1960年。他每周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太阳报》等数家报纸、杂志撰写专栏,但他更广为人知的职业是在英国BBC 2台电视节目Top Gear中担任主持人。
2008年,他买下一个有6000亩土地的农场,雇佣当地人经营。十年后,当他雇佣的人退休之后,他突发奇想,亲自去经营农场。这个过程由亚马逊拍摄成了真人秀纪录片。“一个当红汽车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一个屡屡登上英国媒体黑榜的暴躁老头,一个分不清大麦小麦的人,一个植物杀手,突发奇想去经营农场。没想到他成了一个倒霉蛋。在播种期赶上几十年一遇雨季,生长期赶上有记录以来最干旱的春季,收割期赶上百年一遇疫情。忙碌一整年,净赚144英镑。”
与纪录片不同之处在于,本书是从旁观视角向第一人称视角的转化,同样的故事拥有不一样的视角。在一年鸡飞狗跳的的农场生活中,他从未想过,从他的兰博基尼拖拉机、田野中的鹿和野兔、自己种的小麦做的三明治、自己种的苹果榨的果汁中,居然可以得到如此纯粹的快乐。他说,在农场里糟糕的一天,也好过在办公室里挺好的一天。
《我在北京送快递》记录胡安焉在当快递员的几年,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他在书里谈到关于“自由”的理解。本期的副标题“打工的时候,我很少想到自由”,就是我在一段话里摘录的。他说,“当我在打工的时候,我很少想到自由”,“所谓的自由,实际上在于你能意识到什么,而不在于你享有什么。对于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来说,尽管每年的农务受到二十四节气的限制,但他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不自由。农闲的时候和亲朋打打牌,农忙的时候忙完一天的农活儿,晚上回家喝点儿小酒,感觉惬意且满足,仿佛自己所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可是文化水平越高,思维和意识越复杂,人就越难在工作中感觉到自由。”
其实我想说的自由,是一种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上的个人追求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真正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精神内容。假如更多人向往这种自由,世界将会变得更多样化、多元化,更平等和包容,更丰富和多彩。因为向往自由,人们才会有不同的追求,而不必总在狭窄的独木桥上互相倾轧。就如基因对环境的适应力建立在其多样性之上一样,社会整体的幸福感则建立在人们的精神多样性之上。
就如莱辛说的: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可贵。自由的情况也一样,或许它可望而不可即,或许我终生都无法抵达它,但这并不要紧,因为对它的追求比对它的获得更可贵,而且这对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很可贵——它就像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生命的支点,而不是内容。
最后欢迎大家点击文稿区中的链接,加入我们的四月「不打烊」读书月专题活动,4月1日起,我们为你打包一整个月的阅读计划。我们每周一解锁一个关键词,开启一整周的阅读计划。在这里,你可以每天至少听到1本有声书,每周解锁1份主题书单,「一周书讯」「作者来了」「译者发声」栏目轮番上阵为你解读更多好书。
本期配乐:
Eric Coates - By The Sleepy Lagoon
加藤達也 - 小鳥のアラベスク
👆点我订阅
手机下方进入“我的”-“播客订阅”
👆每周一来找我
制作人/主播:筱诗 音频制作:译丹 发布时间:2023年4月2日 开奖时间:2023年4月10日
【赠书大放送】赠书参与方式:在本期留言区留下你的想法,我们会在一周后评论区开奖,评论收到官方回复即视为中奖,请及时查看,过期不候,奖品将于两周内寄出。春节假期,部分出版社暂时无法寄书,请中奖者耐心等待,我们会第一时间寄出。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99人
三联中读《一周书讯》栏目主播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