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洋蓟之美

作者:殳俏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38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15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洋蓟之美,美在其优雅而粗粝的外形,以及剥开之后层层叠叠的深不可测的内芯。从外观看,这种貌似收拢了的巨大莲花的植物跟家常饭桌上的食用蔬菜毫无关系,但它的的确确是西洋厨房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一个厨师,就算你在砧板上砍杀过千军万马,如果你不会处理洋蓟,那也只能落得个二流的称号。一个食客,也许你炫耀吃过各种飞禽走兽,如果你不知道要对一颗洋蓟从何下口,那也只能说,你还吃得不够。

最早吃洋蓟的是罗马人,现在吃洋蓟最多的国家则是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国人把洋蓟叫做朝鲜蓟,只能推想,洋蓟出现在东亚人的饭桌上,最先是在朝鲜半岛。日本的北海道有一道路边小吃叫做百合根,是煎烤整只洋蓟,然后蘸点海盐吃。在亚洲,洋蓟的味道一直被用来跟另一种内芯层层叠叠的食材作比较,那就是笋。但笋本身具有主导性极强的鲜味,洋蓟却没有什么自己本身的味道,只有一层若隐若现的清香。用洋蓟做菜,必须熟悉它“客随主便”的谦逊性格,一旦被其他食材入了味,它可以变得很雅致,也可以变得很粗俗。腌渍过的洋蓟心被切成一半一半的,放在沙拉里,模样洁白无瑕,味道清爽宜人,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与内脏同烤的洋蓟则吸去了大半的膻味,看上去灰不溜秋又油汪汪的,却是许多重口味爱好者的最爱。

在巴黎的迷你小馆子“L'avant Comptoir”吃到了一道有趣的洋蓟,餐馆名字的直译是“在柜台前”的意思。只因这家小馆隔壁的总店生意太好,每晚等位人流如潮,为解决等位人士无聊至极的问题,主厨遂开了这家通共才四五平方米,为节约面积菜单统统悬挂在天花板上,菜平均3欧元一道,并且有美味无座位,大家都需站着吃的小馆,来抚慰那些不能马上吃到总店美食的食客的心灵。没想到店一开出,生意竟比总店还好,一过晚19点,这里便是人挤人人踩人,每个人都端着盘子背贴背脸对脸,点菜则基本靠吼,向柜台里忙得不可开交的厨子大吼一声,就算他当时看上去完全没有理你,其实也已经把你要的菜记在脑子里了。

文章作者

殳俏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人

作家、编剧,悦食中国文化项目创始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疯狂的礼品

中国最隐秘的人际网络

92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