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总统小说家

作者:曾焱

2018-02-25·阅读时长7分钟

49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78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994年,德斯坦和戴安娜 )

曾带来一箩筐八卦话题的《王妃与总统》出版不到两年,85岁的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现在又写完了新小说《玛蒂尔达》。《观点》杂志在书评中说,即将出版的这部新作是“令人惊讶的蜕变”。这次的故事背景不再是法国总统和英国王妃的怅惘情史,而是“一战”和“二战”期间的纳米比亚,主人公玛蒂尔达是个德裔混血女孩,从小生长在充满野性的非洲大陆却接受到最良好的日耳曼教育,无忧无虑直至战争爆发,她眼见一天天都是失去,哥哥、丈夫以及身边的一切。“我在非洲有过一个农场……”书评里摘录了小说的开头,热烈评价这将是德斯坦版本的《走出非洲》。

在法国那些卸任总统中,爱写小说的德斯坦几乎没有受过媒体冷落。他无可挑剔的举止做派向来获评有贵族气质,当然,可引以为证的还有他的姓氏——Valery Giscard d'Estaing,中间那个连接词“de”,在法国差不多就是贵族血统的标识了。若认真追溯一下族谱,德斯坦身上真正流有查理曼大帝的“蓝血”,其母系家族是路易十五的后人,虽然不是王室正统,也多受荫庇,到他外祖父一辈仍保有上议员的头衔。德斯坦自己的人生也如王子附体一般贵气逼人,出身名校,30岁当上法国内阁办公室主任,36岁成为财政部长,48岁被选为总统,是法国政坛的明星。他一生的最大挫败是在1981年没能连任总统,大选输给密特朗。但他并没有退出政坛,在欧盟事务中还一直受到倚重。

2003年,77岁的德斯坦入选法兰西学术院院士,又是当年一大新闻,而且和他写的小说也有关系。德斯坦获选院士是在卸任总统20年后,消息刚公布,有人就提出质疑,指德斯坦此前只写过一部小说《片段》(Le Passage),凭这个给予他院士资格难以服众。不过也有人推测,德斯坦入选也许和小说无关,倒是和他2002年出任欧洲制宪委员会主席并负责修订欧盟第一部宪法不无关系,因为接纳一位“欧盟宪法之父”对法兰西学术院来说似乎没有多少不妥。创立于17世纪的法兰西学术院(Academie Francaise)是法兰西学院(L'Institut de France)下设的五大学术院之首,拥有学术界至高荣誉,院士的身份在法国大革命前就像王室成员一样高贵。法兰西学术院至今遵行古老的终身制,院士的数目永远保持在40个,只有当其中某一位去世后,才会另选新人来替补空位,所以院士也称“不朽者”,入选除了实力还要机遇。德斯坦有幸补缺的是老友桑戈尔(Léopold Sédar Senghor)的位置,此人是引导塞内加尔获得独立并当选第一任总统的黑人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1984年被选为首位黑人院士。像桑戈尔这样出生在前法属殖民地的非洲知识分子,与法国文化之间有非同一般的紧密关系。桑戈尔毕业于巴黎大学,全部诗集都以法文写作,颇为符合法兰西学术院赋予院士的角色——院士可以是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科学家、哲学家、艺术批评家,也可以是政治家、宗教家,但必须担得起“规范法语”和“保护艺术”的两大使命。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1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湄公河的毒王与赌王

泰国、老挝、缅甸深度调查

96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