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李曙韵:事茶者之器皿

作者:王恺

2018-02-25·阅读时长18分钟

154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186个字,产生1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王恺)


( 李曙韵从台湾来到北京,目的就是扩展自己的视野,将台湾茶道的长处用在新的领域 )

当下一杯茶背后的物质体系

李曙韵的堂号名为“晚香”,一步步,从嘉义到台北,现在开在北京的国子监街上。小小的二层楼,乍看不起眼,不仔细端详轻易就会走过,可是一进去,就被暗雅的气氛包裹住了。茶架上堆满了各种新旧不一的器物,甚至不少是常人眼中的无用物:一块浸满了茶渍的丝瓜巾,满是锔钉的紫砂壶盖,一张破旧的竹帘裁减下来的茶席巾,这些废弃物的重新拾取,代表着李曙韵目前这一阶段的关于茶的心境:珍惜眼前物。

那块丝瓜巾杯垫放在她的茶书的封面上,有无数人去找同样的材料,学生们都想模仿。在她看来,这种模仿没有价值。她说:“茶人的眼睛是慢慢修炼出来的,先天要有对器物的敏感,加上后天在茶事上的修炼,要直接用心去感受。”

文章作者

王恺

发表文章39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58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茶之道

中国与日本:茶史、茶事与茶境

170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