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百年收藏

作者:李晶晶

2018-02-26·阅读时长8分钟

63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406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李晶晶)


( 徐悲鸿 《七喜图》 )

画面中7只喜鹊在树枝上彼此张望嬉戏,枝头上方4只喜鹊排列整齐,脑袋朝下探望,和下方的3只喜鹊互鸣,画面左方的一只喜鹊将头扎进蓬松的羽毛里,那一瞬间的姿态给整幅画面增添了浓重的生活情趣,而疏松的叶子黄中泛红,暖意融融。徐悲鸿的这幅《七喜图》创作于1942年,提款“铭渠老伯、伯母七旬大庆,世侄徐悲鸿敬写贺。壬午大暑,重庆柏溪”。这是徐悲鸿为张道藩父母七秩大寿所作,以7只喜鹊为题取其“喜上枝头”和“七只(秩)大喜”之意,取其谐音,传达了对长辈的美好祝愿。

张道藩出身于书香门第,1919年底西渡英国,1921年入伦敦大学美术部就读,1924年去德国旅行,听说徐悲鸿也在柏林,便在匆忙中前去拜访这位艺术上的同道,由此两人建立了长久的联系。虽然后来因为蒋碧薇的缘故,三人之间有了微妙的变化,但这并没有影响徐、张的关系。张道藩离台赴美定居也一直把这幅《七喜图》带在身边。

从晚清民国开始,大量的中国精英移民美国,至1949年之后,又形成一次高峰。他们去的时候就是名门望族,到那儿又加以近百年的奋斗,已经在美国扎根了。在美国,华人的收藏是以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作品为主,他们对书画的认识很专业,因为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中国的文化还是有传承的,因此两三代人下来都能将藏品保存得很好,也看得很重。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胡适与自由主义

一种思想和错位的时代

375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