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殳俏
2018-02-28·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23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殳俏)
北京国贸地下新开的甜食小店最近掀起了一阵轰动,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那几条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奶油卷。
说起来真奇怪,甜点这东西,你可以把它发挥得比任何食物都华丽、细致,但你对“最诱人的甜点”的考评标准,却永远跟精美的外观沾不上边。奶油卷便是一个好例子。它静静地在甜食小店的一个角落摞成一堆,厚厚的起酥壳外面滚了层白乎乎的糖粉,看上去特别不精心。但跟那些精雕细琢的蛋糕、巧克力相比,它就是更能引起人们购买的冲动。这冲动的来源很简单:“我小时候吃过的。”好多人买了后,不顾形象,直接就打开那层薄薄的包装纸,在国贸里头一路吃一路掉渣。这时候你能听见衣着光鲜的太太低声责备先生:“你看看,这是公共场合,你这么吃东西算个什么事儿。”而先生则高高兴兴地抬起头来回答:“知道吗,我小时候就是这么吃奶油卷的,那时候我妈妈也这么骂我。”
这是真的,听到了这样的对话,既让人觉得好笑,又微微有点鼻酸。是啊,奶油卷,真是一种神奇的点心。你能听到出生于50年代的人回忆它,出生于60年代的人回忆它,出生于70年代的人回忆它,一直到80年代,它仍然是童年的回忆。且这回忆在中国,不分南北,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一说“奶油卷”三个字,你闭上眼睛便能看到,在略带点油乎乎的玻璃隔板后面,横七竖八地排列在不锈钢方形托盘里头的拥挤的奶油卷。那时候的奶油卷是锥形的,上面没有撒糖粉,你说“来一个”,营业员阿姨便伸进一把油腻的大钳子进去有点儿粗暴地把它夹出来。每夹一次都会引起一阵让人看得特心疼的美味小骚动,因为被夹的那一个会窸窸窣窣地直往下掉酥皮,而邻近被夹的那几个则滚的滚,掉的掉,动静大点的,就直接从二层跌向一层,因为其锥形的关系,还要原地转几下才能停得下来。所以这奶油卷如果卖一上午再加一下午,托盘里积的掉下来的酥皮得有厚厚一层,这让人特别眼馋那个托盘。这时候,营业员阿姨的一声大吼则会打断你的思路:“堂吃还是带走?”
发表文章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4人
作家、编剧,悦食中国文化项目创始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