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3·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98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寇研)
劳动创造了今日的世界,但劳动本身并非一开始就得到正面评价,相反,它俨然亲爹不要后娘不疼的孩子,遭到的嫌弃,至少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2000多年前的斯巴达人,其简朴、勤勉的生活作风,给人吃苦耐劳而又随遇而安的庄稼汉的印象,像那句谚语说的,斯巴达人靠饥饿和劳作来增加食物的味道。但事实上这种带苦修性质的严酷仅限与战争相关的一切训练。“斯巴达公民的唯一职业是战争。”罗素说。但他们却舍不得在自食其力这项重要战役中动一动手指头,“法律与习惯禁止他们自己耕种土地”,因为“劳动是可耻的事”。
古希腊的文化语境中,劳动呈出一派贱相,等同于牲畜的蛮力。若依靠劳动赚钱,不管是养家还是养自己,都是卑下的。所以贵族出生的柏拉图最为鄙视的是那些以教书为生的智者,似乎一谈钱,格调就降低,低进尘埃里了。而苏格拉底饮鸩赴死前总结自己一生,引人为傲的,也是他虽教人学习辩论,但不收学费,其道德优越感一目了然。古希腊学者要想受人尊敬,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老爸老妈老祖宗拼死挣钱,到他这一辈就可优哉乐哉做贵族;要么学扮酷的第欧根尼,住在桶里,节省花销。
毕达哥拉斯把人分为三等,最上等“乃是那些只是来观看的人们”,说穿了就是游手好闲之徒。曾几何时,“游手好闲”可是个有贵族品格的词。柏拉图之流所研磨哲学的基点,就是“游手好闲”,不过它有个挺诗意也挺含糊的代用词:“闲暇”。闲暇是过智性生活的前提。首先得有大把时间,还得有美酒、美食、暖气、照明、明眸皓齿的美少年。酒足饭饱后,抛出一个形而上的观点,掂量着,翻过来翻过去,像烤土豆,耐心细致,明察秋毫,直到文火渗入,土豆肉熟了,土豆皮酥了,才吩咐美少年:记下!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