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美债遭遇大规模抛售

作者:谢九

2018-03-05·阅读时长5分钟

54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13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谢九)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减持美国国债337亿美元,为2013年来最大减持幅度,截至8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到1.1851万亿美元,为2012年11月来的新低。美国第二大债权国日本在8月份减持10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有规模降至1.144万亿美元。沙特连续第七个月减持,持有美债规模降至930亿美元。在截至今年8月末的过去一年中,海外央行抛售美债的规模高达3464亿美元,创下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最大规模抛售潮。

按照美国财政部的分析,不同国家抛售美元的目的各自不同,比如中国大幅抛售美元的目的是为了支撑人民币的稳定,防止本币快速贬值。美国财政部近期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报告也表示,中国并非汇率操纵国,中国没有通过操纵汇率贬值获得贸易优势,虽然人民币在过去一年持续贬值,但原因是市场压力。美国财政部报告认为,如果北京方面没有采取措施,人民币贬值幅度会更高。沙特抛售美债的原因是为了抵消石油美元贬值带来的财政赤字压力。据外媒报道,沙特计划近期开启首次国际发债,拟募集资金175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东地区最大规模的国际发债。日本抛售美元的原因则是因为在实施负利率之后,日本国内对美元的需求上升,因此抛售美债兑换现金。

虽然不同国家抛售美债各有其特殊需求,但是全球央行集体大规模抛售,更核心的因素还在于美元加息的预期所致。理论上而言,加息和债券价格通常呈现跷跷板效应,由于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债价格难免会出现下跌,全球央行选择在正式加息到来前提前出逃,可以算是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集体回应。如果全球央行抛售美债的行动继续升级,反过来又会制约美联储加息的步伐,使得12月底美联储的加息行动变得更加复杂。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689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不安的中东

伊拉克三省行走记

334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