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周末板球合家欢

作者:朱步冲

2018-05-22·阅读时长5分钟

35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3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07年7月19日,在伦敦贵族板球场上进行的板球测验赛 )

“对板球来说,这不算坏天气。”头戴一顶黑色牛仔帽,身穿红色俱乐部会徽衬衫,脚踏一双沙滩鞋的保罗·特纳端着一杯健力士黑啤,一边兴致勃勃指着场地上全情投入比赛的运动员。尽管上海已经经历了两天梅雨,但位于浦东蓝桉路德威国际学校运动场的上海板球俱乐部仍然热闹非凡,湿滑的草地上,不时有球员因救球或掷球动作过大而摔倒。场边出售鳄鱼鞋、啤酒饮料、纪念T恤、汉堡包和英式土豆牛肉派的摊位生意兴隆,两个在扩音器里唠叨的现场评论员激动得如同在解说超级杯周末,附近德威学校的孩子们穿着全套的板球行头,拖着球板在比赛场地边跑来跑去。特纳说,这已经是俱乐部第7次承办国际6人制板球邀请赛,作为每年3月至9月俱乐部赛季的压轴大戏,赞助商也囊括了维珍航空、可口可乐和Croc运动鞋等一长串跨国企业。作为俱乐部主席,他未来的3天都会很忙,共有16支球队进行41场比赛。他一会儿跟替换下场的球员寒暄几句,一会又要带着几个同事跑上球场,用铲子和耙在比赛间歇修整一下被雨水和投球手的奔跑弄得一片狼藉的赛道。

据特纳介绍,成立于1862年的上海板球俱乐部可以算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原址最初在上海人民广场,和上海赛马会共用一片草地。在1999年重新开张后,现在会员总数已经达到160人,其中中国会员大概有60人左右,如果算上在这里接受板球技术训练的学生,这个数字则要突破1000大关。“我们现在承担的义务有很多。”特纳说,“除了为会员提供日常服务,还负责复旦大学板球队和德威国际学校球队的装备和训练,以及借助赛事推广各种慈善捐款活动。”和想象中不同,上海板球俱乐部没有其他英式运动俱乐部严格的入会审核制和高昂的会费:“学生加入完全免费,只需要负责自己的装备。外籍会员每年会费是1800元,中国籍会员的年费不过300元人民币。如果办了2000元的家庭卡,就可以让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接受俱乐部的专业培训。”不仅如此,置办一身板球行头也不贵,手套、头盔和护腿的价格大概是300元左右,最昂贵的柳木球板起步价不过500元,好一些的品牌如GM、荆鸟也只有上千元。

不过,在走马灯一样轮流上场比赛的各支队伍中,除了纯粹由职业球员组成的“中国联队”外,很少看见中国选手。确实,在特纳连比划带描述了半天之后,记者才勉强明白这项最早出现在14世纪初期的英格兰的体育项目,为国王爱德华一世发明,原名“Creag”的运动是个规则繁复的游戏。

文章作者

朱步冲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现互联网媒体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翡翠交易的买方卖方

“赌石”的隐秘链条

57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