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炜
2018-05-22·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2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1997年夏天,我用9600块钱攒了个586电脑,学会了收发电子邮件,也学会了上网。但电脑一般是打游戏用,我还没有见识到网络的美妙。直到那年的8月底,戴安娜去世。我在雅虎和CNN上看到了无数篇新闻报道,一个链接接着另一个链接,我吃过晚饭就拨号上网,“猫儿”发出刺耳的声音,等好长时间,才能显示出国外那些新闻网站。这样看了大概有一星期,然后看到特蕾莎嬷嬷去世的新闻。看到戴安娜与特蕾莎交往的故事,知道了在印度加尔各答的“纯洁之心”,知道了印度要为这位修女举行国葬。网络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让我认识了以前不认识的人。
10年之后,戴安娜又一次成为热门人物,她的照片再度出现在杂志封面上,她的衣物也搬到澳大利亚去展览,蒂娜·布朗的新书摆满了柜台,据说里面是对戴安娜的新阐释。这时候我看到9月3日一期的《时代》周刊,封面是特蕾莎嬷嬷,她也去世10周年了。这个封面故事说的是,特蕾莎的一本书信集将要出版,她的私人信件显示,很长一段时间,这位修女都怀疑上帝是否存在。
1979年12月11日,特蕾莎嬷嬷在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她在演讲中留下许多光彩的句子,“基督在我们心中,基督在我们遇到的穷人身上,基督在我们给出和得到的微笑中”。但在她的私人信件中,她总哀叹“黑暗”、“孤独”、“痛苦”,她说“微笑是一种面具,能掩盖所有事”,她怀疑口口声声宣扬上帝的爱是不是“伪善”。
发表文章24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164人
作家,《三联生活周刊》资深编辑,《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主播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