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步冲
2018-06-19·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9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耐克Free5跑鞋 )
1958年,俄勒冈大学会计专业的新生菲尔·奈特正式成为学校田径队的一员,这个瘦削、一头乱发的家伙对跑步有出乎意料的狂热,常常在清晨6点钟做几十次400米上坡练习,这让他从1957到1959年,三度获得校优秀运动员称号。不过即便是在今天,奈特的许多成就,从他的赛场表现,一直到“耐克”神话般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他的教练比尔·鲍尔默——在他24年的执教生涯中,一共培养和训练出了31名奥运会选手、51名全美运动会选手、12名美国纪录保持者,24名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冠军以及10名1英里跑耗时少于4分钟的运动员。他严厉,惜字如金,曾经有记者询问他指导选手的秘诀,他冷冷地说了一句:“跑快点!”甚至奈特本人在打破一项德雷克田径锦标赛4人接力赛的全美纪录后,鲍尔默也只是说了一句:“不错”。
性格火暴的鲍尔默并不是一个只会对队员苛刻挑剔的家伙,他对任何能够改进队员训练比赛的手段都感兴趣:从间歇式折返跑训练到采用更富于弹性的复合材料跑道,不过他最大的愿望是制造出一双轻快而舒适的跑鞋,为此他精心计算出了跑鞋,每减轻1盎司的重量,选手们的脚部就可以在1公里的比赛中少承受大约550磅的力。“好跑鞋必须具备三项要素:轻,舒适,经久耐用。”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甚至从附近垃圾场中搜索废旧轮胎自制跑鞋鞋底。很快,他发现能实现这一理想的合作者正是自己的门徒。在斯坦福进修工商管理专业的奈特在撰写一篇关于想象中的未来新兴制造产业的论文时,几篇关于日本廉价进口产品的报道引发了他的灵感:廉价的日本运动鞋是否能够像日本相机击败德国产品那样取代阿迪达斯?1963年,奈特来到神户,以杜撰的“美国蓝带体育用品公司”代表身份与一家名为“鬼冢”的日本运动鞋企业达成协议,在美国销售他们制造的“老虎”牌运动鞋,从此开始了耐克神话的第一步。
70年代初,新生的耐克在结束了与鬼冢的合作后,迫切需要一种拳头产品来打开局面,奈特敏感地认为,慢跑与有氧锻炼等项目逐渐在模糊运动员与普通人之间的身份界限,在乔治·希恩发布他那本《慢跑圣经》后,慢跑已经从一种业余锻炼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很明显,传统的帆布鞋面搭配橡胶或金属钉的专业跑鞋已经不能满足这项被称为“Jogging”的新兴有氧运动的要求,利用模型黏土和松饼烤盘试制出的柔软橡胶鞋底,耐克跑鞋开始出现在一些大学和职业运动员的脚上。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现互联网媒体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