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7·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5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唐克扬)
(
20世纪20年代末的燕京大学校园 )
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就栖居在昔日燕京大学的校园内,是为“燕园”。据说,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设计纪念标志的设计师以为燕园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那个“燕园”(如此,和清代叠山名家葛裕良参与经营的常熟“燕园”则取意相近),便设计了两只翩翩的燕子组成“北大”图形,这种历史误读很能说明某些问题。
北大校园的主要园林区的格局,在1952年之前就已经大致成型。
燕园中命运各异的园林构成了别样的历史层次,个中有趣的是,人们越是对这些园林投以关注,越是“保护”,它们就破坏得越彻底。2001年竣工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重修朗润园工程,固然是一件挽救倾颓文物建筑的盛事,可它也为50年来未曾大举动土的朗润园的最终改造开了个头。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