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制服诱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07·阅读时长3分钟

72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4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沈宏非)

衣冠使人区别于禽兽,制服使人区别于他人。人着衣,宣示对自然的权力;当其中的一些人要行使对另一些人的权力时,他们穿制服。

制服的反义词是便装,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制服,其实就是一种不太方便的服装。这种不方便,就是约束。不过制服在约束穿着者的同时,也对他人形成制约并且更加便于制服穿着者去约束他人。在这个意义上,制服的种类和款式都不重要,如果一伙人商定了以裸体为制度的话,一丝不挂也可以成为制服的一种。曼哈顿“裸体餐厅”的Dress Code,就是什么都不穿,反过来也能对穿着衣服的人形成制约,使他们成为犯规者,成为异类并因此而蒙羞。

一方面用来统一和凝聚,一方面用来区隔和孤立。制服就是这样一种最拧巴的服装。写过《格调》一书的美国学者保罗·福赛尔(Paul Fussell)在《爱上制服》中指出:“世人共同面对的难题就是:每个人都必须穿制服,但同时又必须拒绝穿制服,以免自己珍贵的独特个性遭到抹杀。”鉴于制服的这种“拧巴性”,性学层面上的“制服诱惑”,即一些人身上的制服何以竟成为另一些人心中的诱惑─—更令非此道中人大惑而不解。即使灵活应用现成的恋物癖原理,也无法做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千奇百怪的制服比起那些被盗窃的内衣裤来,其社会学意义显然要丰富得多。制服又称“工作服”或“职业装”,所以不论有多么拧巴,对于因制服而导致性兴奋者而言,与其说“这个”人使他兴奋,不如说“这个人的行业”或“这个人的工作”,即“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使他们感到很High。换言之,他们其实乃酷爱工作的人,并且深信“工作着是美丽的”或“工作着是性感的”。无论出于爱还是恨,他们的性幻想或期待发生性行为的目标,乃是一个行业或一种工作,是谁并不重要。他们都是高度荷尔蒙化的集体主义者,渴望着能把最个人化的性行为最大化为社会化的行为。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徐克的七剑

33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