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2018-08-07·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9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袁越)
人人都想长寿,可人们愿意为此付出多少代价呢?答案是:很小。早有证据说垃圾食品会让人早死,抽烟会缩短人的寿命,可还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大多数长寿偏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有很多自相矛盾的长寿建议天天在报纸上出现,弄得人们不知道听谁的好。人们是想长寿,但不是依靠顿顿吃蔬菜或者每天跑3000米来实现。人们需要的是一种长寿药,吃下去立刻可以多活100年。可问题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发现的衰老机理有很多种,哪一种才是关键呢?搞不清机理,长寿药是无法研制出来的。
今年5月份,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的拉尔森教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为那些渴望长寿的懒人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拉尔森教授的想法很简单:长寿的秘诀一定存在于DNA中,因为DNA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异,并生产出失效了的蛋白质。以前人们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核DNA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类基因组的所在地。但这些DNA平时都紧密地缠绕在组蛋白上,直到需要的时候才解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染色体。染色体躲在细胞核内,外面被一层核膜保护着,以便和有害的化学物质分开。DNA复制的时候会有多种蛋白质随时监视着整个过程,这些蛋白质就好比监工,一旦发现复制错误就立刻进行修正。当然还是有少数漏网之鱼,不过这些极少量的基因变异正是生物进化所必需的,少不得。
除了细胞核里的染色体DNA以外,人类细胞之中只有一处地方还有DNA分子,那就是线粒体。这是一种游离在细胞液中的圆筒状器官,它们就像是小型发电机,专门负责把人吃进去的养料变成所有器官都能立刻使用的能量,也就是ATP分子。线粒体很像细菌,其内含的DNA分子都是环形的,一共有16569个碱基对,编码37个和能量转换有关的基因。这些DNA都裸露在细胞液里,没有组蛋白的保护。负责监控DNA复制的蛋白质“监工”也只有一个,因此线粒体中的基因变异的速度至少是细胞核DNA的10倍以上。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00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