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振宁
2018-08-07·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2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张洹的作品 )
骄傲的遗产——长城
盛夏,在3年前举办过《中国极多主义》展的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又举办同为高名潞策划的《墙:中国当代艺术20年展》,这是一个还将到美国奥尔布莱特-诺克斯美术馆、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美术馆以及美国布法罗大学安德森美术馆的巡回展。有48位艺术家和电影导演参加,主题是围绕“墙”来说事,所以我们自然会把参展的作品和“墙”这个主题加以联想,根据展览题目中有“历史与边界”这一表现,所以我们可以推断,这个“墙”既是物理的墙,也是心理的墙。
然而展览上的作品还是以物理的“墙”给人印象深刻,那么这个“墙”,实际上是指长城。具体的说,就是如果我们回顾这2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八五美术运动”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作品,还是那些和长城发生关系的作品。现在两位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中国艺术家,居住在同一个城市纽约的蔡国强和徐冰的早期作品,都是和长城有关,因为长城是人们了解中国和中国当代艺术最容易识别的标志,同时长城也为打开艺术家的胸襟起了启蒙作用。
发表文章1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15人
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家、艺术和建筑领域的独立学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