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挖第三世界

作者:王小峰

2018-08-07·阅读时长3分钟

103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4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王小峰)

这几年,我一直关注一个人,他叫里·库德尔(Ry Cooder),他是在上世纪70年代成名的摇滚乐手,出版过二十多张唱片。最了不起的是他几乎是个音乐通,摇滚、布鲁斯、雷吉、乡村、民歌、爵士、福音音乐、墨西哥音乐、夏威夷音乐甚至歌舞杂耍他无一不精。正因为他有这个特长,所以他成了一个有名的职业乐手,很多大牌歌星录制唱片,都会请他出马,“滚石”、米克·贾格尔、兰迪·纽曼、埃里克·克拉普顿、约翰·李·胡克、尼尔·扬⋯⋯都曾与他合作过。同时,他也为电影写配乐,他先后为《十字街头》、《巴黎·得州》等电影配乐。在欧美乐坛,像库德尔这样的全才真是不多见。

我之所以关注这个人,倒不是因为他是个十项全能的音乐天才,而是他近些年对第三世界音乐的开采上。从1993年他与印度音乐家阿南德·巴特合作专辑《河边相会》(A Meeting by the River)开始,这个把美国音乐玩得通透的人似乎就发现了一块新大陆。其实,库德尔除了在70年代录制的几张唱片还有些商业上的成功之外,其余的唱片基本上都没有再创造成功的神话,这对一个全才来说是不公平的,他必须独辟蹊径,走出一条适合他的道路,于是,他瞄准了第三世界的音乐资源。之后,他又与马里音乐家阿里·法卡·图尔合作,尝到了甜头的库德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近十多年他基本上是跟第三世界音乐家混在一起。

其实早在他之前,就有很多人把第三世界音乐介绍到美国,从60年代“披头士”在音乐中使用西塔尔琴让拉维·尚卡变成西方世界的明星开始,第三世界音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进入西方。最成功的要数保罗·西蒙,他在1986年跟南非音乐家合作的《雅园》(Graceland)是成功的典范,随后他又从南美音乐中获得灵感如法炮制出另一张第三世界音乐风味的专辑《圣人的节奏》(The Rhythm of the Saints),虽然在商业上没有上一张成功,但是却继续延续了这股风潮。另一个摇滚歌星戴维·伯恩也在1989年出版了一张拉美音乐风格的专辑《Rei Momo》,同时,他还成立了一个专门出版第三世界音乐唱片的Luaka Bop公司。和伯恩一样的还有英国摇滚歌星彼得·加布里埃尔,他们致力于把第三世界音乐介绍到西方去。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王小峰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徐克的七剑

33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