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奥本海默的悲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07·阅读时长3分钟

234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66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小贝)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1904年出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有教养的德国犹太家庭。他从小被娇生惯养,母亲不让他跟别的孩子玩,他从来没去过理发店,都是理发师去他那儿。很小的时候就看得出来他是个聪明而敏感的孩子,孤独、容易忧郁。后来在哈佛大学学习物理学,写情诗、喝马丁尼、画油画,纯熟地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5种语言,还会一点中文和梵语,在文学上他既读普鲁斯特和艾略特,也读印度的古经——直接看梵语的,22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奥本海默是一流的物理学家,一位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他对朋友热情大方,对学术上的同行却异常鄙夷。很多人为他敏锐的头脑和卓越的语言能力而倾倒,也有些人觉得他有点自命不凡。在凯·伯德和马丁·舍温所写的传记《美国的普罗米修斯》中,奥本海默好多年都徘徊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在洛斯阿拉莫斯,他带着托马斯·曼的《魔山》进实验室,不是为了休闲阅读,而是当作参考书和指导手册。

他成长期正是新物理学量子力学突飞猛进的时候,他追到了它的诞生地欧洲。回到美国之后,他成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第一所物理学院的教授,将新的量子力学理论介绍到了美国。他第一个预计到了反物质的存在;在中子星方面作出了突破性的工作。但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虽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草案,但他总是跳过那些有可能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严格的数学工作而转向新的问题。他在问题的选择上品味怪异。结果就是,常常是他打开一道门,别人进去作出重大发现。另外,如他的同时代人、物理学家拉比所说:“他宗教上的兴趣让他觉得宇宙的神秘就像迷雾一样包围着他。他对物理学看得很清楚,但是到后来他觉得还有比实际更神秘、更新鲜的东西,他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工具的力量不够自信,无法将他的想法推至终点。”他更像是一个善于启发别人的组织者和领袖。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徐克的七剑

33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