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08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贾淼 蔡伟)
解放者的“遗忘”
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主任、流放史专家阿纳特(Anette Wieviorka)为代表,一批历史学家认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威辛的行动当时并不在计划之中。阿纳特认为,虽然莫斯科方面还没有最后公开与此相关的历史档案,但根据当时一些亲历者提供的资料来判断,这完全是一次突发性的行动。在红军向波兰西部推进的过程中,先头部队——60军的某一分支——偶然进入了奥斯威辛。没有迹象表明奥斯威辛是他们预定的进攻目标。不过解放者并非对奥斯威辛的存在一无所知,毕竟这个集中营在1940年就运转了,而且关押过不少苏联战俘。
1945年1月27日这天,进入奥斯威辛的部队把分散在三个营区里的7000名幸存者集中到1号主营,给他们分配食品,并进行了简单治疗。留下来的都是垂死之人,其余5.6万名“有工作能力”的囚犯早在1月17日和21日间被党卫军带走,在冰天雪地里徒步向其他集中营转移。这就是后来历史学家所说的“死亡行进”——数千人因为严寒和筋疲力尽死在路上,还有一些被党卫军队员枪杀。历史学家一直想弄清楚一个问题:1月27日红军是否发现了奥斯威辛里面发生的灭绝罪行?阿纳特对此是肯定的:以前他们可能没有听说过,但在和幸存者交谈之后就应该有所了解。他们看到了毒气室、焚尸炉的残迹,不远处成堆的眼镜、假肢、鞋子,还有7吨没来得及运往德国本土加工的头发。但是接下来红军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奥斯威辛进行调查和搜集,好像没有对里面的杀人生产线引起足够的重视。苏联国内报纸上刊登了波兰这边的战事消息,但奥斯威辛没有占据什么重要位置,更谈不上细节。成立“历史委员会”是几个月以后的事了,而且最后给出的是一个错误结论:他们估计奥斯威辛的死难数字为400万人——事实上在100万左右,并对其中犹太受害人占90%的事实只字未提。这个错误数字后来被西方媒体广为刊载。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出入?有两个解释:将数字夸大4倍是出于宣传需要;而隐瞒犹太受害人的身份,是因为他们认为受到纪念的纳粹受害人都应该是反法西斯主义战士,而不是遭驱逐的犹太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犹太人遭受的种族灭绝被掩盖,奥斯威辛作为反法西斯纪念地也仅限于关押过战俘的1号营,至于作为犹太灭绝营的贝克瑙,即奥斯威辛2号营,很长一段时间被漠视了。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33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