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5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吴志杰)
10月6日在福州开幕的“’98亚太地区当代艺术邀请展”以其独特的策划方式和作品的兼收并蓄展示了一种艺术向公众敞开的途径。此次展览有近30人参展,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并有不同的年龄层,这是同类展览中不多见的;展出的作品有装置、油画、雕塑、录像等多种媒体形式。不可否认,当代艺术在中国与公众之间有着不容忽视的距离,这是艺术家和批评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按策划人范迪安的话说:大家可以此集合的机会,共同思考面向新世纪的艺术走向。
福州是一个温和开放的地方,在这里举办当代艺术展似乎也感染了这样的气息。省长等官员以地方官的身份为开幕剪彩,这多少让当代艺术去掉了一些“地下”的味道,而从美国来参展的一个大学教授带来了一封田纳西州州长的贺信和一封美国副总统戈尔的贺信,一字一句地全文读下来后,大家为之鼓掌,有人半真半假地称他为当代艺术带来了“学院”气息。
开幕式是彬彬有礼的,之后的展览也温文尔雅,主办者对这次展览的日程安排也很有深意。第二天的公开讲座,在展览日程上登有广告,公开讲座上艺术家和批评家放映幻灯讲解作品。同样的周到体现在展品旁的小说明。这些说明也许对很多艺术家来说很不雅观,或有损作品,但这小小的说明体现了一种善意的向公众敞开的姿态。一位带着恐惧而来的女学生说,她看了展览发现艺术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艺术家们并没都留长发。后几天里参展艺术家们还被领到福建师大看那里的藏品,这里收藏的石涛真迹与当代艺术家之间好像突然达成了某种谅解。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