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不可居无书

作者:薛巍

2018-10-24·阅读时长2分钟

123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96个字,产生1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图 谢驭飞)


书评人理当是从小就爱读书的“种子”。《纽约时报》书评人角谷美智子说,在她小时候,读书是她的庇护所,阅读能神奇地把她运往其他世界。父母购买新电冰箱的时候,她父亲把箱子留了下来,在上面挖了门和窗户,给她做了一个私人阅览室,她躲在里面用手电筒看书。她看的都是些经典童书,《绿野仙踪》《小熊维尼》《纳尼亚传奇》《杀死一只知更鸟》之类,还有一套《世界百科全书》。

美国网络杂志《石板书》的书评人劳拉·米勒说,她12岁的时候就读了萧伯纳的大部分剧作。“不是说我读懂了萧伯纳的戏剧,也不是说我很喜欢读它们。只是家里刚好有,是我父亲大学时代的用书。但它让我养成了在难懂的书里寻找知识的习惯。”

我上世纪70年代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几乎看不到什么课外书。一位同学的爸爸是中心校的老师,能弄到一些课外书,曾经一群人围着他,抢着看他手中的《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到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情况好了一些,我爸当上了村里的会计,他听从邮递员的建议,在《中国青年报》《半月谈》之外,给我和弟弟订阅了《童话大王》。我爸很少进城,就给我买过几本《智斗故事》,但对我影响很大。到了高中,我叔叔当上了小学图书室的管理员,又让我发现了叶嘉莹等人讲解古代文化的书和一些科普书。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4980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国:融入现代世界

“一战”结束百年

815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