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濂
2018-11-28·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594个字,产生18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主笔/丘濂 实习记者/徐亦凡
关于唐代女性的形象,印象是来自《簪花仕女图》里身穿轻薄纱衣、齐胸襦裙,面庞丰腴的贵族女子,抑或是《虢国夫人游春图》里以男装示人的虢国夫人,正在国家博物馆《大唐风华》单元中展出的《携婴饲鸟出行图》所描摹的穿着波斯胡服的侍女。诸种风貌,不仅有文字记载,还有陶俑、壁画、书画作品等传世文物前来佐证,这个时期妇女服饰之多元,妆容之多彩,仪态之自信。
《她世纪:隋唐的那些女性》的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告诉本刊,之所以唐朝有这样丰富的女性个体存在,是开放与包容的社会风气使然。李唐王朝和鲜卑有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系,唐政权中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基因,游牧民族中男女地位更为平等。
在唐代女性人物中,要论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首推武则天。《隋唐时代:绚烂的世界帝国》一书的作者气贺泽保规说道:“唐朝是这样一个时代,具有容忍武后这种人物存在下去的客观环境。”这样的环境,除了继承游牧民族“女性的泼辣勇猛”,还有较轻的思想束缚——文学教养比儒教伦理观更受到重视。
武则天:女性通往权力巅峰之路
于赓哲提到了游牧民族有“收继婚”的风俗,即女性在丧夫之后,可以嫁给丈夫的男性亲属。武则天如此,之后的杨玉环也有相似的经历。
可以说武则天刚进宫的时候对于权力并没有什么概念,否则也不会在太宗的宫中默默无闻13年,也只是一名五品的才人。就是这样孤独寂寥的生活,让她决定开始接近在病榻前照顾太宗的皇太子李治,并建立起了男女关系。有了这重情感联系,就为之后即位的唐高宗李治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宫中埋下了伏笔。当时高宗的王皇后同样鼓励他把武则天接回来,因为能够限制另外一位萧淑妃的气焰。可以说,武则天再次回宫就深陷于后宫的政治网络之中。
武则天和王皇后的背后各有不同的支持者。《剑桥中国隋唐史》这一章节的作者认为,与其像陈寅恪那样,把两个阵营的支持者简单归类为有着世袭贵族特权的“关陇集团”和另外凭借科举进入官场的“山东集团”,不如把这种矛盾描述成是“已经掌权的、要维护既得利益的人和那些把拥立武则天当作自己升迁手段的人之间的斗争”。武则天的政治天赋,让她能善于操纵宫廷的权力结构。史书记载,让高宗废掉王皇后的直接原因,是武则天刚诞下不久的女婴被捂死,栽赃陷害了王皇后。不管这位惨死的小公主究竟为谁所害,我们都能从之后高宗决定在一场揭秘谋反的行动后,将王皇后的舅舅、宰相长孙无忌发配边陲的决定中看出一些端倪——太宗为儿子留下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辅政集团,摆脱这些权臣的束缚就成为李治的愿望。表面上武则天是为了皇后之位,实际她和李治属于同一条战线。
武则天当皇后期间,不仅用政治权谋去处置反对她的人,她也参与新政策的制定,铺垫了她后来的称帝执政。比如她实行对文学的赞助,组织起学者班子,来编纂《列女传》《臣轨》和《乐书》等著作。这些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名叫“北门学士”的秘书班子,为武后起草奏折或者决定某些政策,而这本身应该是宰相们的职责。另外是她对于佛教的支持,废除了唐太宗在宗教仪式上重道轻佛的诏令,从此两种信仰平等。武则天称帝之前,让人撰写《大云经疏》(《大云经》的宣讲本),联系自己去附会解释《大云经》中的天女将君临一国的预言。她还在全国修建大云寺,掀起一拨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这都离不开佛教徒的支持。
武则天登上皇位,改国号为周。女性成为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学者孟宪实认为,武则天在成为女皇之前已经牢牢控制了最高权力,继位者的性别究竟是男是女,到那个阶段已经不重要了。还需要注意的是,武则天那时的身份已经从妻子变为母亲。在封建社会的家庭中,女儿和妻子的地位低下,母亲却能得到一定的尊重。孟宪实说,武则天的拥戴者正是牢牢把握了这个要点,以孝道中母亲的概念为突破,使得男尊女卑不再成为女皇的障碍。
武则天的成功,让她成为唐朝宫廷女性想要模仿的榜样。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的韦后是最想重走武则天之路的人,她发动宫变扶少帝即位,以皇太后身份临朝。可惜韦后并无足够的政治智慧,在唐隆政变中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推翻;上官婉儿从婢女身份到拜为昭容,在武则天和中宗时期都作为政治智囊得到重用,野心勃勃与韦后、武三思等势力勾结,最后在政变中被视为韦后势力剪除;太平公主在神龙革命凭借扶植中宗李显的功劳权倾朝野,势力压过太子李隆基。但公主所谋之事多为一己私利,政治才干也远比不上母亲武则天,最终还是被迫自尽。她们没有一个人达到了武则天的成就。除了她们的政治素养和胸襟魄力不如武则天之外,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教授马克梦指出,武则天给女性提供了参政可能,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女性官员的政治参与体系化”,女性无法像男性一样在政治环境中充分锻炼执政能力,“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指出当政女人的错误与不成熟”。武则天的成功有她个人不世出的才华与魄力,也必须承认有偶然因素的叠加。
武则天之后的政治秩序强化了对女人干政的排斥。唐玄宗李隆基不仅弱化武则天一朝的执政痕迹,还重建内廷制度,以避免后妃权力膨胀,对公主也限制食封采邑规模,他即便再宠爱武惠妃与杨贵妃,也终其一生都未再立后。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68个推荐 粉丝1476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