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2019-01-16·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385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某种意义上说,地球是宇宙的骄子——46亿年来,只有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显示出生命的奇迹。这源于地球与太阳的恰当距离,在这个范围内,地球上的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地球上的物种得以延续生命。
然而,任何天体跟人一样有诞生、有成长、有死亡。地球已经46亿岁了,最终也会慢慢走向老年,这个时间可能是45亿年。那个时候,地球上将没有火山活动,没有板块运动,也没有强烈的地震。地球会慢慢冷却,最终变成一块大石头。
那么,人类是否能寻找到第二个天体,并将其改造成我们的第二个栖息地?全球的科学家将目光聚焦于火星。中国亦是如此。中国探月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今年84岁,因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被称为“嫦娥之父”。探月之外,他亦关注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在本刊记者对他的专访中,他以一种深厚而乐观的情感来看待人类对深空的探测,讲述中国火星探测的故事。
三联生活周刊:从1960年苏联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至今,人类已经发射了近50颗火星探测器。为什么人类这么热衷于去火星呢?如何看待各国关于火星的探测竞赛?
欧阳自远:深空探测是了解太阳系及其各层次天体形成与演化、生命溯源等一系列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进行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火星因为其可能是地外生命探索的主要目标天体及其可宜居等独特性质,成为各国在深空探测领域中的热点和生长点。
太阳系中靠近太阳的4个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其中火星与地球的相似程度最高。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与地球的距离约6000万~4亿千米;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为25.2°,地球为23.5°,因而火星与地球在一年中都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火星的自转周期也就是一昼夜为24.66小时,地球为24小时;火星有一个极其稀薄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层;在火星的早期历史中,火星表面有过液态水的活动,发育过河流、湖泊和海洋;有证据表明,火星曾经繁衍过生命。
我们能不能为地球、为全人类找到另外一个安全的栖息地,让人类有两个栖息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想。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公认,改造火星是达成这一设想的最好选择和对象。要改造火星,科学家们已经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提出了他们的步骤,我也与人合写了一本科普书叫《再造一个地球——人类移民火星之路》。
三联生活周刊:到目前为止,人类实现了对火星的飞越探测、环绕探测、着陆与巡视探测,对于火星,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欧阳自远:人们对火星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大家知道,地球出现生命,而随着生命的演化,出现了高等智慧的人类,继而建立了高度文明的社会。但是,人类在浩瀚宇宙中十分孤独,没有自己的同类,我们不知道别的星球上还有没有生命;我们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更不知道未来将走向何处。因此,大家会关注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如果有,这种生命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期盼。
迄今为止,人类进行了40多次火星探测,有绕火星飞行的卫星,也有降落在火星表面的着陆器,还有很多火星车。今后,还会有很多火星探测计划。探测火星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想搞清楚,火星现在有没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火星以前是否出现过生命?美国发射的“海盗一号”“海盗二号”,包括2007年发射的“凤凰号”都是围绕这个目的探测火星的。他们期望能发现火星上有生命活动,哪怕是最初级最原始的细菌,那都将是了不起的巨大发现。
发表文章155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836人
哈哈,天下天鹅一样白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