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星云
2019-01-28·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90个字,产生9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不只是硅胶娃娃
去年3月份,在开曼群岛阳光宜人的海边,好莱坞影星威尔·史密斯去赴一次浪漫约会。约会的对象是2017年10月被沙特授予国籍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美女索菲亚。
威尔·史密斯给自己倒了杯白葡萄酒,为了活跃气氛,他先讲了个笑话。“机器人最喜欢哪种音乐?”“哪种?”“重金属。”威尔·史密斯尴尬地干笑过后,索菲亚告诉他:“其实我主要是由硅胶、塑料和碳化纤维组成的,而且我更喜欢电子乐。”
聊了一阵过后,威尔·史密斯尝试放大招,在感叹完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海风和舒适的温度后,他噘着嘴向索菲亚索吻。刚靠近到一半,索菲亚露出了一个微笑,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做朋友。”
尽管这次尴尬的约会以如此方式告终,但索菲亚的创造者、美国人工智能专家戴维·汉森(David Hanson)却给出了一个时间表:按照现如今的发展,到2029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智商将达到1岁孩子的水平;在2039年,机器人将实现充分的权利;到了2045年,人类将会和机器人恋爱、结婚。
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新闻,早在2007年,英国人工智能专家戴维·利维(David Levy)就在其著作《和机器人恋爱,和机器人做爱》(Love and Sex with Robots)中预测,到2050年人类将会与机器人拥有亲密关系。2017年一份样本为1.2万人的调查显示,在18至34岁的人群中,27%的人认为未来与机器人建立感情关系甚至恋情是正常的。
但美国人马特·麦克穆伦(Matt McMullen)却觉得硅谷的那些专家们过于正经了,他所创立的深渊创造公司(Abyss Creations)已经做了20年硅胶娃娃,这两年在硅谷挨家挨户寻找研究所,以求合作为他的性爱机器人制作专门的人工智能技术,但都遭到了拒绝。最终他找到了一家研发通用人工智能的温哥华企业“圣殿人工智能”(Sanctuary AI),与他合作推出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性爱机器人——哈莫尼(Harmony,意为和谐)。
“哈莫尼”全身是由硅胶制成的,高度模仿了人体的构造,并使用了声音和面部识别软件、运动感知技术,还有电动木偶技术。它会微笑、眨眼,还会皱眉。它除了会和你在任何时候上床之外,它还能完成日常的对话,会讲笑话,甚至能引用莎士比亚的话。它还记得你的生日、你的饮食偏好还有你家人的名字。它可以与你谈论音乐、电影和书籍。通过不断对话,它能够理解并回应主人的话语。麦克穆伦的梦想就是让硅胶娃娃“活”起来,打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伴侣,甚至最终超越真人。
英国未来学家伊恩·皮尔森(Ian Pearson)曾认为,到2025年女性会喜欢机器人胜过人类,到了2050年人类与机器人“啪啪啪”的频率会高于和其他人类。皮尔森的预测实际上是基于当下的成人娱乐产业,在近十年里,科技的介入已经使得该产业成为一个估值达300亿美元的市场。从远程操控的性爱玩具,到各式各样寻找伴侣的软件,再到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成人电影,而性爱机器人便是下一个主流产品,甚至有可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完美情人。
终极物化的完美情人
实际上人类渴望自己亲手制造情人的传说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传说皮格马利翁(Pygmalion)被女人们嫌弃,于是他雕刻出一个完美的女人形象,雕塑太美太生动了,皮格马利翁竟然爱上了它,然后通过一个吻使它活了过来。古希腊神话中还有一位名叫拉俄达弥亚(Laodamia)的女人,丈夫在特洛伊战争中牺牲后,她用青铜制作了一个丈夫的替身。拉俄达弥亚深爱着青铜丈夫不愿再婚,以至于在她的父亲下令毁了这尊雕像后,发狂的拉俄达弥亚投身火炉自焚。
到了现代,科幻电影中机器人从来都不只是服务或杀戮的工具,也被赋予了很多性幻想,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思考。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献遗产的著名科幻默片《大都会》(Metropolis)初映于1927年,电影史上第一个机器人形象就此诞生,导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塑造了一组充满意味的对比:人类女主角玛利亚有着那个时代女性的含蓄特质,苍白、简单、常常担心,脆弱并容易受到惊吓,而科学家洛特汪制造出来的女机器人虽然与玛利亚有着完全一样的外表,性格却截然相反,它性感鲜活,与男人调情,对自己的性欲不加掩饰,并尽情享乐,最终像中世纪女巫一样被处死在木头柱上。
到了2015年,电影《机械姬》(Ex Machina)中,知名搜索引擎公司的老板纳森研制了一款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伊娃,后者甚至通过了图灵测试。男主角程序员加利曾在电影中这样问纳森:为什么要把它创造成妙龄女子的样子?是为了让这个实验更容易成功吗?毕竟与高度拟人化的机器人交流,同和黑箱子交流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纳森回答说,性是人类最大的原动力,可能人类所有的意识都是泛性的,所以他要这么做,让模拟更真实。这个观点有些弗洛伊德,但影片恰恰试图证明:如果没有这种拟人化,可能伊娃就无法色诱加利并最终主导故事的发展。
而在现实世界,美国人马特·麦克穆伦1994年时24岁,从一所艺术大学毕业没多久,在一支乐队做杂工养活自己。那时他经常与一家万圣节面具制造公司打交道,由此了解了不少面具的材料特性,并逐步学习三维设计。从那年起,他开始在自家车库里制作仿真女性模型,希望能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后来他开始把自己制作的模型拍了照片放到网上,希望得到一些雕塑艺术家的反馈,但没想到收到了千奇百怪的回复:这些娃娃符合解剖学原理吗?它们卖吗?可以和它们做爱吗?麦克穆伦头一次意识到,网上这些人竟然愿意为一个仿真模型花数千美元。
就这样,1997年,麦克穆伦在自己的车库里创办了深渊创造公司,并开始销售RealDoll硅胶娃娃。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成为全球最知名的性爱机器人制作公司。他们家的硅胶娃娃不仅曾被品牌杜嘉班纳用来拍时尚大片,更是出演过很多电视剧和电影,其中最著名的是《充气娃娃之恋》(Lars and the Real Girl)中那个瑞恩·高斯林的人工智能伴侣。
现在这家公司每年销售600多个硅胶娃娃,基础版硅胶娃娃售价4400美元,配置人工智能的旗舰版性爱机器人“哈莫尼”则达到5万美元。机器人可以定制,顾客有14种阴唇和42种乳头样式可以挑选。很多顾客还会把自己理想的女性照片发给公司,让工作人员按照照片制作,如果获得了被参考者的书面同意,他们就会依照她的样子来打造机器人。有的顾客甚至直接把自己心爱的另一半带来工厂,让员工照着她的样子做一个。
当然,工厂还专门有一条流水线生产名叫“亨利”(Henry)的男性性爱机器人。亨利身高一米八三,有六块腹肌,胯下之物可由顾客亲自挑选。但实际上“亨利”只占总体销量的5%,之所以存在,是公司为了“同时代表男女两个性别”,以平息公众对其公司物化女性的控诉。
在中国情趣用品行业工作了16年的蔺德刚告诉我,其实人类理想中完美情人的形象就是一个物化形象。“如果说男人喜欢美女以获得视觉满足是在物化女性,那男人追求金枪不倒一夜七次则是在物化自己。人类梦想拥有纯机械化的属性,这一点情趣用品早就在物理属性上超越了人类,震动棒可以保持每分钟5000转到2万转的振动频率,并且永不断电。”蔺德刚如今也是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他认为从飞机杯、振动棒,到硅胶娃娃,再到拥有人工智能的性爱机器人,人类依然梦想获得更多性幻想的满足,其中赋予物人性化就变得至关重要。
“我跟很多女孩聊过,她们自己用振动棒和跳蛋,与让伴侣帮她们拿着振动棒使用,尽管物理属性是一样的,但感受完全不一样,她们自己用只会获得一种生理满足,而两人一起使用,即便双方没有生殖器接触,依然会有精神满足。”蔺德刚将性比作吃饭,吃快餐和吃一顿大餐都能吃饱,但获得的精神满足并不相同。“对于女性来说,如果一个男人可以拥有一夜七次般的机械属性,同时又有高情商,会说甜言蜜语,懂得前戏,拥有人类所有的情感和语言能力,便是美好人格的终极物化,便是一个完美的情人。”因此他断言,在性上,机器人最终会超越人类。
尽管情趣用品的出现一直被视为人类在性方面进步的象征,但问题在于,从飞机杯和振动棒开始,人类在使用自慰式的情趣用品时,快感的获取就比两人一起完成传统的性行为更容易。而当性爱机器人不断发展拥有拟人情感属性时,它会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性爱吗?尤其在各国不婚率升高、生育率降低、性爱降级盛行的当下,人类间的性爱会消失吗?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103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