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梦中追爱

作者:王珊

2019-01-28·阅读时长7分钟

172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992个字,产生5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动画电影《红辣椒》中千叶在梦境中的分身Paprika


爱情的本质

未来的爱情会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一个想象力不是很丰富的人,我有些想象不出来。但从人类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来看,一个能够满足情感需求的机器人是一个发展方向。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电影《她》(Her),讲述的是男主人翁西奥多与操作系统萨曼莎相恋的故事。

西奥多并非不知道萨曼莎只是一个操作系统,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她的感情也是在掌握他的所有个人数据后“计算”生成的,但失败的婚姻、重复的工作以及百无聊赖的生活,仍使他将情感投射到了萨曼莎身上。何况,她那么风趣,声音那么性感,又是那样懂他。

真相是残酷的。萨曼莎不只和西奥多聊天,她同时在和8316人调情;她也并不只爱他一个人,西奥多共有641个“情敌”。人机之恋的最后结局令人伤感,但也让人们日益注意到一个问题,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网络的建立,将人们推入一个越来越孤独的个人空间。2011年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分析了社交网络使用与人格形成的关系,发现比起那些不使用Facebook的人,Facebook的用户整体更加自恋,社交中的孤独感更强。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份由技术带来的孤独感?MIT教授雪莉·特克的著作《一起孤独》曾分析了人类社交情感从人到物的转移:当一件物品在我们的关怀下茁壮成长时,我们觉得自己与它形成了某种关系。

两年前,我采访过一款比较火的聊天机器人的研发团队,他们告诉我,他们的产品开发出来后,与产品对话的全球最高纪录来自一位美国男性,持续时间长达9小时53分,对话1229轮。没人知道他们确切交谈了什么,但近10个小时的交流,应该是深入的。

这个例子看起来给了人类情感转移一个合理而顺其自然的解释。但我总觉得,爱情这种特殊的人类情感,是难以被任何物品所替代和转移的,最终还是应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不然,为什么所有的人工智能产品或者我们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未来对象,都是以类人化作为最终目标的呢?它们仍然是人,会哭会笑会恋爱会难过会写诗会发脾气。换句话来说,也许我能够接受情感发生的外界条件的转变,但不能理解情感的对象为非人类或者其他类似的物品。

动画电影《红辣椒》里的爱情就是这样的。这部电影要探讨的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连梦境也可以被干涉和控制之时,人类要如何面对自己?事实上,情感,尤其是爱情,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但我喜欢它传达的对情感的态度——不管社会以及时代如何改变,人类的情感或者爱情是永恒的,爱情的本质依然是相知相守相互支持,以及包容忍耐,即使在梦境与现实彼此侵入、难分难解的时代。

文章作者

王珊

发表文章155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836人

哈哈,天下天鹅一样白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未来爱情指南

我们的爱和欲望会消逝吗

1072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