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网球少年曾俊欣,明日之星升起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2-11·阅读时长14分钟

170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245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曾俊欣


文/李佩珊

冠军,只听得到呼吸声

曾俊欣重重地向后仰去,几乎以自由落体的方式,摔在了温布尔登1号球场的草地上。完美地拿到了2018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青少年终赛的赛末点,已经是冠军,他只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疲倦向他袭来。

“俊欣从来没有这样过。”他的父亲、在台湾新北市的乐华夜市经营着“阿德糖葫芦”的曾育德向本刊回忆。坐在看台上的他,记得整整两个多小时中,英国观众为自家小将杰克·德雷珀(Jack Draper)呐喊、助威的声音,如海洋般前后左右包围着他。可能全场唯一不是来为德雷珀加油的英国人,是被他邀请来的房东一家。

温布尔登有着大大小小无数个网球场,这场青少年决赛,本不够格可以放进1号球场这个只为重要赛事服务的万人球场,但显然,小球场已经容纳不了狂热地想来看这场青少年赛事的英国观众了。虽然温布尔登是英国的赛事,但上一次来自本国的男孩赢得青少年比赛的冠军,已经是56年前了。1962年,传奇足球爵士斯坦利的儿子斯坦利·马修斯(Stanley Matthews)为英国赢得了这份东道主的荣光。而在2018年的这场决赛中,杀入最终决赛的杰克·德雷珀,让他们燃起了新的希望。

“这应该是青少年比赛中,观众最多的一次。”曾育德肯定地说。这一年“脱欧”让英国国内经历着非常的分裂,很期待的世界杯又在几天前败北,很多英国人选择寄希望于德雷珀可能的冠军,“让英国重新团结”。

“在别人的国家比赛,一定没有很多掌声,甚至会被喝倒彩。”曾育德在儿子踏入赛场前,就在替他做心理准备。到了6月9日比赛那天,他们才发现,1号球场旁边的转播看场,在以英国人寄以厚望的本土选手名字命名的小山丘Heman Hill上,也都是一片人山人海。

身高1.75米、面庞黝黑的曾俊欣,看起来并不像个17岁少年。他沉默寡言地杵在赛场上,规规矩矩地戴着网球帽,把神色和暴露年纪的青春痘痕,都藏在了烈日下帽檐投射出的阴影里。

当杰克·德雷珀出现在赛场上时,一阵欢呼自发地涌起。身高1.9米,向后歪戴着网球帽,德雷珀脸庞稚嫩,额前几缕金发俏皮地伸出——这正是英国人所需要的“网球明星”。

第一盘,曾俊欣没有经历太多的考验,便拿了下来。观众们报以稀稀拉拉的掌声。第二盘德雷珀开始发力,将比赛逼进了“抢七局”。最终在观众的沸腾中,盘数被追平了。曾俊欣面色始终沉静如水,看不出一丝的波动。

决胜盘开始,德雷珀持续发力,发出一球,便大大地吼出一声,调动着全场的情绪和节奏。曾俊欣在前两局落败,但在第三局率先破发了。他破例冲观众席望去,小小地挥动了一下握起的拳头。“这是我们商量出来的心理战术。”曾育德笑着跟本刊说道。第八局,他们再度平手。接着,曾俊欣连赢两局,德雷珀的状态越发低落,他开始不理会观众们的反响,精疲力竭地站在网前,而在没有接到曾俊欣发来的一记猛球时,他几乎跌倒,顺势躺倒在了草地上,一动不动地望着天空。曾俊欣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他,缜密地盯着球网,构思着下一局。

最后一局,曾俊欣一发失败。赛末点终于到来了,上万双眼睛,盯着曾俊欣高高举起的球拍,等待着他第二次发球。电光火石之间,球落到了德雷珀赛区的外角,德雷珀还没来得及反应,比赛已经结束了。

“二发ACE球,其实是蛮冒风险的。”曾育德说,这是一种心理作战的策略。“对手以为他要发反拍求稳,结果他发了这样一个正拍的球。是一种保持了高专注力、特别自信时才会做的选择。”

这次倒在草地上的,是曾俊欣。不到五秒,他又跳了起来,恢复了以往的镇定和木讷,带着一丝兴奋,环视着球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庆祝胜利——高举手臂,轻轻地击两次掌,然后挥一次拳头,连续三次。全场仍旧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曾俊欣冲上看台,抱过一连串的教练、友人,最终,抱住了父亲——他们两人同样内敛,少有拥抱。曾育德说,他在儿子12岁时一场“用生命去打”的比赛输掉后,即使内心十二万分地想抱抱儿子,仍旧遏制住了这样的情绪外露。

“真是很不容易的胜利。”曾育德回想起那个充满喝彩的拥抱,认为俊欣用他的球技、精神,最终赢得了东道主观众们的肯定,“我觉得很自豪”。

喝彩持续到了互联网上。在专业的网球观众们眼中,曾俊欣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处理着每一个球,不会因为情绪左右表现恶劣,即使看起来有些呆板。温网官方则在社交媒体上称赞他:“记住曾俊欣这个名字,要习惯看到他打出更多这样的精湛球技。”

曾俊欣对这些一无所知,曾育德从不让他看传媒对他的报道。在赛后的记者会上,他恢复了沉闷的状态,对于记者们的问题,他保持着网球选手的习惯,简单、短促地将答案击回去。记者问起他的对手,他如官方发言人一般,说“我只专注于自己”,而对于场上无穷无尽的掌声和口哨声,他皱了皱眉,“我只能听到自己呼吸的声音”。

不过,胜利的喜悦,仍旧击碎了他一些坚硬的部分。他举起刻满了之前冠军的名字、来之不易的奖杯,大大地咧开了嘴角,还箍着的牙套暴露了他17岁的年纪,然后,在旁人的鼓动下,他亲向奖杯。同样出生于8月8日,曾俊欣正巧比网坛传奇人物费德勒小了20岁,奖杯上还刻着20年前费德勒留下的名字。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费德勒在17岁时达到的成绩,已经被这个比他小了整整20岁的少年超越了。温网并不是曾俊欣今年获得的第一座“大满贯”青少年奖杯,在将近一个月之前的6月10日,他还捧起了法国网球公开赛青少年男单那硕大如餐盘的奖杯——这是17岁的费德勒都没有拿到的成绩。事实上,除了温网一个冠军之外,在当年的“四大满贯赛事”中,今日的“巨头”费德勒大部分止步于“一轮游”。

对亚裔选手而言,获得大满贯赛事“双料”青少年选手冠军更是“零的突破”。在曾俊欣之前,历史上获得过双料满贯的青少年选手,只有在2012年赢得温网、美网青少年组双料冠军的加拿大人菲利普·佩里沃(Filip Peliwo)。

从5月成为第一位拿到男子职业网坛冠军的“千禧世代”球员,到温网、法网双料大满贯冠军,再到年底ITF(国际网球协会)积分排名第一,回顾曾俊欣2018年的成绩,ITF替他盖章为“如此成功的一年”。曾育德也开始向外界宣布,在2019年,曾俊欣将会完全脱离青少年赛事,真正开始职业网球选手的生涯。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未来爱情指南

我们的爱和欲望会消逝吗

1072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