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从志
2019-02-11·阅读时长1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077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奇葩”的尴尬
蔡聪穿着格子衬衫,头发剪得很短,上台拿起话筒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旁边的手语翻译动作频率越来越快。台下坐着近50位听众,有看不见的,有听不见的,也有行动不便的,她们大多是各地公益机构的女性成员。这是蔡聪他们举办的第一届残障与性别发展论坛,议题是探讨社会性别暴力和残障女性发展。会场里,我这样的男性健全人变成少数群体,在最后一排找到座位前,吸引来不少目光,令我有些尴尬。
会议间隙,不时有与会者上前与蔡聪合影,他是这里的明星人物。他总会咧嘴一笑,配合大家拍照,但拍出的照片他是看不见的。蔡聪是一个盲人,右眼病变后换上了义眼,左眼只有感光的能力。
第一次见到蔡聪还是在两年前,跟他提前约采访时间和地点时,我用微信发了几段文字过去,发完后内心忐忑起来,“一个盲人能用微信吗?文字消息他看得见吗?要不要再发段语音?”。没想到他很快就回了消息,用了文字,还加了表情。
那次采访,他径直找到了约定的采访地点,手里还拿着盲杖。开场白之前,我脑海中快速搜索了一遍,从他位于北京南三环的办公室到工人体育馆附近这处商场可以选择哪些出行方式,途中可能遇到哪些障碍,并打算为这趟旅途给他增添的麻烦而道歉一番。但其后的相处倒让这显得多此一举了——因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看不见的蔡聪来说是家常便饭。他还向我们展示了怎么使用手机和电脑,发朋友圈、发微博、写word文档都不在话下。休息时,蔡聪会拿起手机收发消息,读屏软件发出的机械女声,语速极快,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难以辨别,但他早已习惯。
当时,蔡聪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网红”,上厕所途中都能被人认出。蔡聪的走红是在《奇葩大会》上,他做了主题为“世界上不该有残疾人”的演讲,只有7分钟,但这段演讲传遍网络,为他圈粉无数。
节目里,拄着盲杖的蔡聪被工作人员领到舞台中央,他身材瘦小,一张娃娃脸,穿着白衬衫和灰西装。第一句话,他说:“我是蔡聪,我是一个盲人。”接下来,他讲述了自己少年失明后的人生经历,台上的他自信、轻松,不乏幽默感,台下的观众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开怀大笑。
蔡聪的故事真正打动人心的是他对自己的残障的认知和态度。他告诉大家,在失明后的很多年里,他都觉得看不见是自己的问题,此后的人生会像周围人说的那样“完蛋了”。尤其是在报名高考被拒后,身为别人家的孩子,学校的著名学霸,他也只能无奈接受。但后来机缘巧合走上了残障公益的道路,他逐渐醒悟过来,原来“伤残是一个人的特点而非一种缺陷”,“人生不过是换了一种新的活法”。
演讲结束,主持人何炅告诉蔡聪,全场正在起立为他鼓掌。当许多人对盲人的印象仍停留在某个逼仄的盲人按摩店,或街头巷尾聚坐在一起的算命师那里时,一个能言善辩、自信乐观的蔡聪的出现,足以让人眼前一亮。随着节目的播出,作为“奇葩说”辩手的蔡聪逐渐走红。
成为“网红”两年后,蔡聪被认出的概率不像以前那么高了。不过这次再见面,投身残障公益的他更忙了。上午,他刚把妻儿送上回老家的火车,下午抽出时间和我聊完,紧接着又上了去机场的出租车——节前还有几场培训等着他开讲。他背起黑色双肩包,拿出盲杖,和同事打了声招呼便一个人出了门。
回忆起当初上节目的初衷,一手将蔡聪推向前台的“一加一”的创始人解岩告诉我:“主要就是想找一个平台把他们做的事情、倡导的理念传达给更多的人。”不过,蔡聪作为公益人的身份依旧认知度不高。他是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以下简称“一加一”)合伙人、有人公益基金会的残障项目总监,是一本残障社群杂志的主编,还是一位残障培训师和非视觉摄影师。“一加一”创办于2006年,是一个残障人自助组织,主要业务分为三大块,倡导、服务和社会企业。蔡聪负责的是倡导,具体来说就是普及和提高公众的残障意识,改变社会对残障的态度,为残障群体争取权利与平等,使他们真正融入社会。
但这件事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有出版社找他写书,蔡聪问能不能写残障者的权利,对方说不需要这种,给了他一本励志书,让他照着写。也有很多节目找到蔡聪,他们需要某个残障者角色,希望他去讲讲自己的励志故事,或者完成某个对于盲人而言不可思议的挑战。对这样的邀约,蔡聪时常会感到无奈。
蔡聪告诉我,前段时间他受邀参加了一个公益脱口秀。开场的时候,他调侃说:“本来让我来说脱口秀,压力真的很大。主办方告诉我,没关系,你和当今脱口秀说得最好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你们都看不见。我问那人是谁?李诞。
还说了另一个段子:“有志愿者希望帮助盲人,给他们读书,我说读书可以,我这个人比较喜欢中国古典名著,拿了本名著让志愿者给我读。他啪地把书一拍就走了,你来给我评评理。人问你当时读的什么书?我说《金瓶梅》。”蔡聪说,他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讽刺残障领域那些浮于表面的行为。“但是这种方式其实在我们国家的文化里面还接受不了,因为残障是一个道德的话题,只能在同情和怜悯、感动这个圈子里去谈论。”
最后,蔡聪精心设计的桥段都被剪掉,只留下了一堆说教的内容。他逐渐意识到,其实在《奇葩大会》也一样,“我顶多就是在大家听厌了那种自强不息的故事后带来了一点新鲜感,但本质上仍然没有逃脱出自强不息的故事框架”。
发表文章66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30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