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拯救好莱坞的“电影小子”们

作者:驳静

2019-02-28·阅读时长15分钟

159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850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星球大战》工作照。费雪扮演的莱娅公主无疑成为一代人的梦中情人


1977年,“星战现象”

1979年4月,科波拉终于完成了越战背景的《现代启示录》,他给自己办了一个挺浮夸的派对来庆祝。电影史学者彼得·比斯金德(Peter Biskind)曾见证这次派对,他在《从<逍遥骑士>到<愤怒的公牛>》(Easy Riders,Raging Bulls)一书中纪录了此番见闻:卢卡斯拽着罗伯特·德·尼罗和丹尼斯·霍珀,一起快乐地唱起了歌,歌词是“好莱坞终将是我们的,好莱坞终将是我们的”,那个时候,他们当中最有权力的人当然是科波拉,因为《教父》,这位意大利导演在好莱坞风光一时无二。只不过,科波拉固然地位崇高,而且最终完成了《教父》三部曲,却没有在商业层面成为主宰好莱坞的那个人。做到这一点的人恰恰是卢卡斯。

卢卡斯凭借的当然是他的“星战宇宙”,及背后的视效巨头“工业光魔”。这个宇宙从1977年到2013年制造的产业价值超过400亿美元。2012年,卢卡斯把他的“卢卡斯影业”卖给了迪斯尼,从此不再对“星战”有发言权,但也从此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1977年5月25日,《星球大战》(后来也称为《星球大战4:新希望》)上映。最开始整个美国只有32家影院为它排了片,这个数字在上映第13周达到了惊人的1096家。其中洛杉矶著名的中国剧院当然是头32家之一。很多星战迷都声称永远无法忘记第一次在大银幕上观看时的感受,特别是,1977年5月底的这个周末它迎接的头一批观众。


卢卡斯与《星球大战》的微缩模型


后来也加入“工业光魔”的约翰·雷斯特(John Lasseter)是其中之一:“我当时还在电影学院,首映那个周末,我到中国剧院排了整整6个小时的队。”导演朗·霍华德(Ron Howard)回忆:“首映当天,我和我妻子看完第一遍,径直走向买票队伍,排两个小时重新再看一遍,像我们这样的观众当天还有许许多多。” 2017年,星战40周年时,铺天盖地的回忆文章讲述他们的“私人星战回忆”,其中关于最初印象,最常见的一句话是:我从未见过这种东西。

他们没见过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电影开头庞大的巡洋舰轰隆隆从你头顶飞过,激烈的战机追逐场面,以及电影院门口人潮涌动的景象。电影院外排队人群的狂热,与电影院内观众内心的澎湃似乎在互相呼应,共同确定了1977年在这一代人集体回忆中的位置。

电影之外,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精神,基本被越战、嬉皮士与暗杀这三个关键词所定义。《雌雄大盗》开启的“新好莱坞时代”,正是写满了对离经叛道的追求和对墨守成规的拒绝,他们想要的是《逍遥骑士》中所说的那种“自由”。此后的“星战”成为一个广阔的宇宙,它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死忠粉,自成一个世界,同时也以不可思议的力量,长期驻守在美国社会,成为同代人之间交流的语汇。

《星球大战》的热潮是从1977年5月底开始的,接下来半年时间里,几乎每周都是票房冠军,未有其他任何上映新片撼动它的位置。到了年底,就像我们今天仍努力在“盘点”,当年的媒体不约而同将《星球大战》列为“年度现象”反复咀嚼与分析。科幻小说作家本·波瓦(Ben Bova)该年11月13日为《纽约时报》撰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为什么好莱坞需要从外太空获利”。

作为科幻小说家,本·波瓦当时已著作颇丰,并且在著名科幻杂志《Analog Magazine》任主编。当时科幻小说作为类型文学发展了50年时间,尽管多数作品都毫无保留价值,整体上仍然是“要求读者思考的小众理性文学类别”。所以,当他注意到原本理智成熟的成年人,疯狂地八次九次重刷同一部电影时,他感到十分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科幻电影的受众反而与科幻文学读者的气质大相径庭。他得出的其中一个结论是,科幻电影将重点放在了华丽的视觉特效上,而非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卢卡斯的确也未将《星球大战》当作狭义上的“科幻电影”来创作,而只是一个“太空幻想”,他的灵感来源是上世纪30年代科幻小说里常见的元素:外星人入侵地球,镭射枪以及星际飞船。

《星球大战》的确不是凭空出现的。1977年,离公认的“科幻电影里程碑”《2001:太空漫游》上映已经过去近10年。这部“尽可能多音乐和尽可能少台词”的视觉科幻片花去库布里克3年时间。另一部同样被影史记住的科幻电影是《人猿星球》。说起来,这两部电影还在同一天上映,只不过,从票房上看后者显然要更成功,它获得了3250万美元的票房,而《2001:太空漫游》当年并未能收回它105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这个事实某种程度上佐证了本·波瓦所说的“科幻电影作为大众产品”的特质。

此外,动作冒险电影一直受到人们喜欢,人们已习惯于享受连载漫画带来的悬疑乐趣。1966~1969年期间播出的《星际迷航》电视剧也值得提及,毕竟对那些没有看过《星球大战》的人来说,光听名字,没准儿还会把两者搞混。

然而,现象级的《星球大战》中那些当时观众头一次见到的东西,年轻一代再回过头去看,已很难感到同等级别的视觉冲击,这也是视觉特效最令人伤感之处:它只能对同时代的观众产生真正的震撼。

文章作者

驳静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1125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詹姆斯·卡梅隆

什么是好的科幻电影

681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