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2019-02-28·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919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摄影/刘锋
农民导演
因为“农民导演”的身份,周元强一直“火”了20年。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元强和他主要的演员都已经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所在的竟成镇也不算是典型农村。
竟成镇属于瓷都景德镇市,全镇环绕穿插市区。因为这种便利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镇下的村民家家户户都纷纷扔下了锄头,开始从事与瓷器相关的工种。周元强的老婆是在瓷器上画画的,她手巧技术好,在当时一个月就能赚1000~2000元。周元强则在文化站工作,王秋莲也已经在镇上的幼儿园工作,另外一个主要演员冯子发在街上卖肉。
但农民的身份跟众多要素叠合在一起,放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本身就能勾起外界的猎奇心。要知道当时,DV热潮其时刚刚在影视院校和经济发达的城市兴起,周元强的电视剧却已经能够达到每集45分钟左右,一般2集到3集。
周华还记得,父亲周元强上世纪90年代从上海带回一台摄像机,带着一个收音话筒,使用的是书本大小的盒式录像带,是父亲将家里的房子做抵押购买的。拿回家里,周元强用机器对着周华,让他唱歌、跳舞、做鬼脸,周华都一一照做了。随后,他就在电视里看到了自己,周华觉得很神奇。如今,则觉得太过落伍了,哪里比得上微单,小巧、功能又齐全。而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设备,每当父亲在村里组织拍摄的时候,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胳膊举起来都放不下去。
就是用这台摄像机,周元强自导自编,用身边的农民演员,拍出了很多电视剧。周元强出生于1955年,这个年代生人接触的多是抗战教育片和武侠,江西又是红军的发源地,有许多流传甚广的红军故事,像方志敏就出生在景德镇邻市上饶。周元强就根据这些故事改编剧情,只不过他的主角多为女烈士、女侠,剧情也大都是好人战胜了坏人。演员也都是身边的人,不是这个人的舅舅,就是那个人的婶婶;片子也不长,不公开上映,而是刻成光碟,发给演员和村民。
尽管现在回头去看,会觉得情节简单,道具粗糙,但周元强一度很风光。用他的话说:“中央一套到七套的节目,我几乎都上了。”周华告诉我,父亲带领农民拍电视剧的事情先是被省内媒体报道,随后全国各地的媒体蜂拥而来,连日本的NHK电视台也来了。政府为此特意安排了翻译陪同。周元强说一句,翻译转述一句,再翻译回来。虽然费点时间,沟通还是顺畅的。周元强记得做翻译的是个年轻的小姑娘,现在算起来也得40岁了。
热闹的时候,有三家电视台一起过来,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拍摄需求,有人要取景拍武侠剧的场面,有的则要拍现代题材的画面。“那时手上没有剧本,我就赶紧写,然后赶紧拍给他们看,工作很受影响。”所幸这些临时写的剧本都拍完了。
好在周元强对剧本要求并不高。他先写一个梗概,也就几张纸的内容。具体的剧情则在拍摄时延展开来,依赖于演员本身的表演。比如他的电视剧中需要一个顽劣的婆婆,整天与儿媳吵架,他就让演员自己发挥。“我跟儿媳妇关系很好,但儿子不听话啊,我就拿出跟儿子吵架的精神来演。”一名农民演员告诉我。
2月19日,我在竟成镇文化站见到了周元强。阴雨连绵的景德镇很冷,办公室里放了一个硕大的电暖器,红色的热光照到的地方暖烘烘的,照不到的位置依然冬意甚重。周元强今年已经64岁,他裹着一件黑色的袄子,脚上蹬着一双手工棉鞋,头发稀疏,比媒体报道中的样子胖了些,皱纹更深了些。作为上一任站长,退休之后,他仍每天到文化站上班。周华说,父亲从来不愿承认自己老了。“他总会跟我说,再多拍几部戏,就知足了,不拍了。我其实理解他的意思,‘只要还拍得动,就会再拍下去’。”周家的柜子里,堆满了周元强书本大小的录像带。一有空,周元强就将以前拍摄的录像带里的片子慢慢往电脑上倒腾。“保存在电脑里就会永远被看到吧?”周元强像是询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
这一天,周元强找了他合作多年的农民演员王秋莲过来。王秋莲已经80多岁,很胖,满嘴的牙齿只剩下了一颗,但一说起话来,就能看出是个很具表现力的人。周元强对王秋莲说,主要是通知她参加后天的颁奖典礼,届时她将获得一个“优秀演员奖”。颁奖仪式是参照国内电影奖项“金鸡百花奖”的模式,评选出最佳男女演员和优秀演员。说起这事,两人都郑重其事。
发表文章155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836人
哈哈,天下天鹅一样白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